【本報訊】港股經歷天堂與地獄的2015年,本報訪問三專家對2016年展望,雖然均異口同聲相信中港市場在缺乏催化劑下,今年暗湧未除、未到放下戒心時,但亦認同市場悲觀情緒不少,不排除在波動過後會有曙光,最佳反彈時機或在下半年,投資者仍需時間靜觀再謀後動。
記者:何仲豪 林靜
盛寶金融私人投資服務主管梁志恆表示,2016年將會是本港股債匯市場「風高浪急」一年,相對歐日,本港明顯缺乏催化劑,特別是現況似乎有熊市初段徵兆,首兩季宜穩守觀望。
債市違約成最大風險
他解釋指,「風高浪急」因多國央行量寬規模大得「前無古人」,成效及資金流向成疑;加上原油供應過剩拖累國際油價續尋底,並牽連美國垃圾債市重挫,「最壞情況係引發另一波金融危機」,明言債市違約將成為環球市場上半年最具威脅的風險。
摩根資產管理大中華投資總監王浩亦表示,今年中港股仍障礙重重,尤其內地受經濟放緩、反貪持續及人幣波動影響,投資「並不好做」,最壞情況是人民幣貶值幅度多於10%、內地過度或完全不改革,引爆經濟硬着陸及銀行「吃不消」。但他相信相關情況出現的機會只有約20%,目前未擬過份憂慮。
霸菱亞太區股票投資總監方偉昌亦明言中港股市上半年難有突破,雖然認同中央改革力度及決心不斷增大,「但問題係國際投資者要見到經濟數據真係改善,先肯將錢擺返入中國」。他認為外資能否重拾信心,視乎經濟結構的轉型及改革,惟現時仍處於摸索階段,中港股市難免欠缺方向。
估值吸引可力撐大市
不過,目前市場上唯一的好消息在於港股估值已明顯吸引。王浩表示,舊經濟板塊已近全反映目前市場的負面因素,並相信第三季起內地將出現新的經濟周期,加上目前環球投資者悲觀情況極大,環球對沖基金沽空盤大,如果內地數據上令市場有驚喜,不排除會觸發動力不細的大反彈,但估計要到第四季才出現,「大市的合理估值可以很大,只在乎大家相信不相信」。
方偉昌亦指,港股估值早已處於低水平,市場對經濟增長風險亦已反映,除非中央「自製」風險,否則港股中長線不存在大跌空間。雖然恒指重上28000點水平的機會微,但他相信中央改革會在下半年漸收成效,甚至有望帶動指數全年走高。
從消息面上看,隨着市場對上述風險胃納增加,加上中央或落實推行深港通及其他利好市場措施,梁志恆相信港股下半年市況會回穩並逐步收復失地,走勢圖上呈「U」形回升,預計恒指全年在20800點至24000點區間上落,其中A股的企業盈利預期較佳,估計走勢上會跑贏港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