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睇淡 - 左丁山

專家睇淡 - 左丁山

昨日講起有廠家買人民幣accumulator,仲未平倉,今年可能會輸到肉痛。翻查本欄剪報,9月15日GG細語有寫,一位資產管理界中大師弟話近三年有不少高淨值大戶買入人民幣理財產品,以accumulator為主,如人民幣不斷貶值,會蒙受巨大損失。9月16日本欄又引述經濟師L,人民幣必定貶值,主要原因係中國人民銀行並非上帝,唔可以破解Impossible Trinity,選擇了利率自主,不開放資本賬,就唯有讓人民幣匯率浮動,雖則浮動係「管理的」(managed),仍然會向下調。
證諸9月到2015年年底之事,經濟師L完全講中,人民幣備受壓力。跌跌吓就會引發拆倉風潮,逼使人民幣再跌完又跌,有accumulator在手之有錢人,頭痛頭大了。
彭博在2015年12月23日有一篇報道,引述香港BOCOM國際(交通銀行國際)一位首席中國策略師Hao Hong之言,警告中國投資有危機,彭博之所以引述Hao Hong,皆因呢位先生曾經正確預測到中國股市幾時開始牛市,幾時見頂回落,聞名投資界。佢現在預測中國會有金融危機,人民幣跌完可以再跌。
道理在哪裏?人民幣由2010至2013年止,升足四年共13%,2014年倒退2.4%,2015年則下滑4.2%,係二十年來跌得最勁嘅。但人民幣下跌之初,投資者還是相信中國有辦法(例如領導人話人民幣沒有持續下跌的基礎),未有及時走避。中國企業過往十年來最過癮之事就係借美元,唔對沖,人民幣一路升值,償還美元就一路輕鬆無比,借錢借得舒服。點知市場一旦逆轉,冇對沖之美元貸款就成為沉重負擔,變成輸到服。借美元買入人民幣理財產品之投資者,當然亦係輸到服。到咗2016年,由於美國加息,中國還可能要降息降準以刺激經濟,美元人民幣之息差也擴大,人民幣哪有希望?此外,因美元加息,吸收全球資金轉為美元,在新興國家會出現美元短缺現象,過去70年代、80年代,每次有美元短缺(dollar shortage),新興市場必然遭殃,香港亦難免受波及,股市樓市幾難有運行。交銀國際Hong先生預測之言,是否一定預測準確,今天好難講,但因為佢過往估中晒中國股市之升跌,在國際間已有一定影響力,不可不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