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景不再】
佔了本港GDP近17%的金融業,包括證券、投行及銀行三大板塊,來年料受惠於國策如深港通開通、基金互認深化等政策,惟香港亦須面臨中國經濟硬着陸帶來的影響,業界普遍對就業前景不算太樂觀。
本地券商代表的金融服務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表示,雖然2015年整體股市非常波動,但第四季經已逐漸改善,而憧憬深港通於2016年上半年開通,基金互認深化,寬鬆流動性短暫難逆轉,故股市料會暢旺。他特別指出,深港通一旦開通,將會吸引深圳投資者炒香港中小企股、科技創新股等,投資氣氛會轉好,期望2016年港股日均成交達1,000億元,證券業或較2015年下半年好。
張華峰預期,2016年業內不會有裁員潮,主要是內地券商不斷進入本港市場,本港受證監規管的負責人員(Responsible Officer,簡稱RO)不停被挖角,行業薪金有一定加幅,約3至5%。
受累滬港通超額增聘
至於投資銀行方面,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認為,券商業務、資產管理、企業融資等均不是十分「好景」,主要是由於內地結構性的改革,經濟逐漸放緩,而且由於2014年業界憧憬滬港通開通,紛紛增聘人手,不過,後來發現超額增聘,故此2015年有裁員情況出現,他更相信2016年會持續。
零售銀行業方面,擁6,000名會員的銀行業僱員協會發言人譚健新表示,早前銀行業炒人屬個別國際大銀行情況,整體而言不太擔心行業會大幅裁員,得悉不少銀行仍在招聘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