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萬喚始出來!中國國防部終於首度承認正在建設首艘完全自主設計的航空母艦,不過仍是未有彈射式起飛、無核驅動,令不少軍事迷失望。軍事專家分析該航母與改裝自前蘇聯二手航母的遼寧號「差別不大」。
昨日國防部年末記者會上,新聞發言人楊宇軍證實已啟動了第二艘航母研製工作,並介紹這艘完全由中國自主設計的航母,正在大連建造,排水量為5萬噸級,採用常規動力裝置;搭載國產殲15戰機和其他型號艦載機,固定翼飛機採用滑躍起飛方式。它吸收了「遼寧號」有益經驗,會有新的改進和提高。
專家指或會叫「山東號」
從目前內地軍事論壇曝光的照片來看,全國產航母中間部位甲板和機庫已建造完畢,就等安裝升降機配套;第9塊模組也已吊裝,同時裝上大型通氣管道。其外觀和同樣由大連船廠經手改造的遼寧號沒太大區別。澳門軍事專家黃東接受《蘋果》採訪說,新航母據聞會叫「山東號」,與遼寧最大分別在於艙室更舒適、有更新型雷達及動力系統三方面,他指出:「作戰能力等沒太大提高。最大缺陷是沒有彈射器,因技術仍是試驗階段。馬力多少沒透露,估計比遼寧號快少少。」
2019年才能交付使用
近年每逢年末中國軍方都會公佈成就,猶如賀歲。昨航母消息令不少內地人振奮,卻有軍事迷大呼失望:「怎麼還是滑躍式起飛?」美國海軍現擁有10艘核動力航母,而昨中方宣佈全國產航母卻仍是「常規動力」,即蒸汽輪機動力系統。
綜合各方信息該航母應在前年下半年已開始動工,其實已造了2年多。最新一期美《國防》月刊預測最早可能會在2016年「下水」(指從船塢出來泊碼頭,之後還需螱裝、安裝、鑑定、試航、驗收等,到正式交付軍隊還需2年)。中方預計總工期要6年,即到2019年才能交付使用。海軍擁有三艘以上航母才形成基本作戰能力:一艘出海巡航作戰,一艘港內維修保養,一艘近海訓練待命。而中國唯一正服役的航母遼寧號現用於訓練。黃東指最快2020年才初具戰鬥力:「早前公佈遼寧號飛機得14架,現有艦無機,2020年左右才有可能作戰。」
新浪軍事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