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賣地】
運輸及房屋局早前公佈未來3至4年可供應的一手私宅單位數目達到8.6萬伙,為2004年9月有紀錄以來的歷史新高,平均每年有超過2.15萬伙新供應。當中新界西北如屯門、元朗等地區,肯定是供應重災。
雖然有分析認為,供應數字「有幾準冇人知」,但供應量肯定比前數年增多,在現時樓市氣氛轉差下,可視為負面因素。新界西北的元朗及屯門,後者單是去年已經有6幅官地售出,賣地表內仍然有4幅官地可售,近年來幾乎月月有地賣,勢成未來一手供應主力,單是兩幅屯門第48區青山公路─掃管笏段兩幅去年中新增地皮,預計提供約2,600伙。
至於元朗,更加是發展商改劃的「天堂」,作為元朗區大地主的新地(016),多年來在區內密密收農地,當中以與置地合作的牛潭尾石湖圍項目規模最大,提供多達5,941伙。恒地(012)則在區內擁有南生圍項目,計劃發展26幢分層住宅及140幢洋房,提供約2,531伙。此外,位於錦田南分區大綱草圖中的西鐵八鄉車廠及錦上路站項目,預料提供8,752伙住宅,涉及超過700萬方呎樓面。
市區項目方面,市建局歷年來最大型重建項目──觀塘市中心重建計劃,早前向城規會申請把第二、三發展區的住宅單位數目增加至約2,000伙,已成功闖關,估計最快2年後開始售樓,2021年入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