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籽:未來車房】
眼見Tesla電動車獲得空前成功,各大車廠紛紛急起直追,來到2016年,車界又再開闢另一戰場——自動駕駛系統,可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下周三,於美國拉斯維加斯舉行的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CES,電子消費展),除有大量嶄新生活及手機科技,汽車界也沒欺場,傳聞將會公佈Google self-driving car(簡稱Google car)的詳細資料,就連寶馬新的i8 Spyder及手勢操控也一併曝光。今屆CES,似乎比五大國際車展更具睇頭。
自動駕駛的誕生,並非以發展甚麼高端科技為目的,主要是馬路上的意外,超過九成是因駕駛不當所引致,如醉駕、玩手機及打瞌睡等,而自動駕駛則可免除這些人為惡習的影響,大幅減少意外發生。除了平治、寶馬及日產這些大廠在研發自動駕駛汽車,有傳蘋果也在投入相關項目,雖然未能在CES上看到蘋果汽車身影,不過有傳另一踩入汽車界的科技巨頭Google,將會公佈更多Google car的消息。
走過193萬公里 車速太慢反被截查
2009年,Google大聲疾呼不只要搞汽車,還要搞配備自動駕駛系統的智能汽車,當時大家也不以為然。去年9月的法蘭克福車展中,Google Auto的CEO John Krafcik便提到這台暫名Google car的智能汽車,它能透過雷達、鏡頭及雷射測距等配合,自動偵測達兩個足球場般大的環境,更可掌握路況、識別障礙物及作出各項預測等,相當厲害。如今,Google宣佈自動駕駛系統已試行了193萬公里,差不多是一生人的總駕駛里數,經驗相當老到呢。
早前在美國發生了一則趣事,話說Google car在公路上試行時,最高速設定在40km/h,卻因車速太慢而被交警截停,幸好並非為了票控而是出於好奇,知道是測試後便放行。Google後來順勢發表抽水聲明,說行駛了193萬公里,一張告票也沒收過,對Google car感到自豪。還有一段消息指,Google car原擬是兩座位的K car,連軚盤也沒有,後來因加州的法例而加回軚盤,若然真的沒有油門又沒軚盤,對於乘客來說,又好像有點不安。
說到Google car能偵測馬路上的各種狀況,除了依靠雷達及GPS等協助,當然需要強大的處理器來運算,作大量分析與及時應變,而三星及科技公司NVIDIA便正着手研發智能汽車專用的處理器,這個自動駕駛的市場,同樣是半導體生意的爭奪戰。其實生產汽車不是普通的難,研發設備、零件及生產線的配合等,也要花費大量金錢及時間,所以近期有傳Google跟Ford合作,省下大量投資外,也可加快推出Google car的計劃,Ford也可藉此擴大市場佔有率,可謂雙贏。
i3自動搵位泊車 一按隨傳隨到
除了自動駕駛系統,另一項惹來各車廠爭相研發的,還有自動搵位泊車技術。兩年前,汽車籽記者參與了日產在美國的Nissan 360活動,親身體驗過後,發現這一技術的準確度相當不俗。但論到型,則不得不提寶馬那裝配了360°防撞系統的i3測試車。加入了Remote Valet Parking Assistant技術後,只需在智能手錶上一按,i3便會自動在停車場尋找空位泊車,當你購物完畢到停車場取車時,一按手錶,i3又會自動駛近車主,省卻搵位及取車的時間。最重要是,360°防撞系統,減低了對GPS的依賴,不怕以往停車場訊號偏弱及精準度不足等問題。
Σtos車尾停機坪 全天候Shopping
已確定在CES亮相的Σtos,又是來自出名多古靈精怪概念車的Rinspeed手筆。不懂得怎樣念Σtos也沒關係,只要夠天馬行空。相比i3,這次廠方玩得更大,把i8跑車大改特改,扁平車形加鷗翼車門,已是惹人注目的保證,車廂設有一個長達21.5吋的長方形屏幕,軚盤還可收起來,變成自動駕駛模式。以為僅此而已?廠方居然把車後的引擎蓋,改裝成航拍直升機的停機坪。有甚麼作用?當然不是讓乘客到郊外玩航拍那麼簡單,而是透過GPS定位系統,藉直升機來替你出外拿取東西,好讓你安坐車中,仍能在網路上隨時購物。姑勿論航拍機的負重能力有多大及多安全,單單有這想法已經夠破格了,但相信短期內也難以到達實際應用的層面,都是想法居多。
i8 Spyder進化手勢操控
寶馬亦看中了三星成熟的手勢操控技術,數月前率先在新7系上預裝了名為AirTouch的技術。雖然只可選歌及觀看四周等,但只要揮一揮手,便可隔空操作車內設備,確是予人高科技的感覺。據傳在CES上,寶馬還會亮出新i8 Spyder這把利劍,混能超跑再加開篷車款,已經讓車迷心跳加速,而且很有機會裝設新一代AirTouch手勢操控,提高精準度之餘,還會加入更多隔空操作功能。廠方未公佈太多細節,預想中應該有遙控天窗、車廂燈光及開關水撥等功能,未談實用性之前,腦海裏已經浮現出一個型字。
記者:徐影龍
編輯:陳國棟
美術:楊永昌
圖片來源: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