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至今對希特拉及納粹主義仍諱莫如深,《我的奮鬥》再次在德國出版,有歷史學家認為德國人終於「來到打破禁忌的關口」,但亦有意見認為德國社會其實還沒準備好。
延出版禁令支持反對各半
「學術版」還未登場,慕尼克當代史研究所已接到200本定單,德國教師協會及教育部門亦有聲音,認為應從「學術版」精選部份內容授予16歲及以上學生。德國知名歷史學家隆格里希相信,「在資訊流通的世代,禁忌常被打破,未來我們將較過往10至20年接觸到更多希特拉的資訊及文章」。
但德國《世界報》高級編輯克勒霍夫(Sven-Felix Kellerhoff)認為,德國人尤其是官方,到目前根本沒好好面對過《我的奮鬥》。
的確,德國已表明日後仍不容許原汁原味的《我的奮鬥》出版,違者必被援引煽動仇恨法例究治;三年前巴伐利亞州州長訪問以色列後,亦取消該州原定資助「學術版」出版的計劃。民調機構YouGov上月公佈的調查就見到,支持與反對延續出版禁令的德國民眾其實各佔一半。
英國《經濟學人》
《我的奮鬥》部份具爭議言論
.談猶太人
「猶太人將黑人帶到萊茵河岸(德國),最終目的是要讓他們痛恨的白種人血統變雜,降低他們的文化和政治水平,好讓猶太人能夠支配他們。」(上冊第11章)
「我相信我的行為合乎造物主旨意……擊退猶太人,是為上主做事。」(上冊第2章)
.談血統
「一個民族只要保統血統純淨……就不會被猶太人壓住。」(上冊第11章)
「血統混雜和隨之而來的種族墮落,是舊文明湮沒的唯一原因;人類覆亡原因並非戰敗,而是喪失純淨血統所獨有的抵抗力量。」(上冊第11章)
.談民主制度
「由國會來決定國事,所得的結果是很不利的。」(上冊第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