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就港珠澳大橋追加54億元撥款「死線」於明年1月屆滿,政府昨突然通知立法會財委會,將會抽調明年1月8日財委會的多項議程,要財委會先審議港珠澳大橋追加撥款,而原先會處理的3.8億元長者醫療券計劃、100億元供醫院管理局成立基金推公私營協作等撥款,將會押後於港珠澳大橋撥款審議完結後才會處理。
財委會主席陳健波認為政府衡量各項損失後才作出這項決定,多名泛民議員炮轟政府以民生項目作為要脅,人民力量陳偉業則稱會就大橋追加撥款提出中止待續議案。
醫療券押後處理
陳健波昨透露,早前收到政府的調動議程通知,相信政府考慮了香港的整體利益後,才會作出此項決定,因為若1月底都未能通過港珠澳大橋的追加撥款,將會產生金錢及非金錢損失。陳健波又稱,財會今次情況與以往抽調議程不同,沒有如綜援「出雙糧」等民生撥款要趕住處理,據他了解,醫療券開支可用到明年3月,因此押後處理有關撥款,影響程度並非泛民所想般「得人驚」,明年1月30日財委會已加多4節合共8小時會議,相信即使有議員拉布仍可以處理到有關項目。
不過,陳偉業就炮轟陳健波與政府串謀硬推具爭議性項目,不適宜再做主席。
工黨李卓人則斥:「政府令民生項目變咗好似人質、籌碼咁去逼議員快啲通過港珠澳大橋!」至於民主黨劉慧卿說政府不會吸取教訓「蠢過隻豬」,應先將得到市民支持的議程呈上立法會,如考試般「都係揀最易嘅(題目)答先」,如果只執着難題到最終「一條題目都答唔到」。
而建制派議員就支持政府調動議程的決定,工聯會王國興說政府是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反斥:「拉布嘅議員同縱容拉布嘅議員,都係將全香港市民作為人質,威逼政府。」
■記者陳雪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