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股虎頭蛇尾五大首日升幅王 三隻最終潛水

今年新股虎頭蛇尾
五大首日升幅王 三隻最終潛水

【本報訊】本年最後3隻新股昨日趕尾班車掛牌,為今年新股市場正式畫上句號。統計全年,新股宗數及集資額均破紀錄,但大量新股皆為首日表現亮麗、很快無以為繼的「煙花股」;加上今年新股基礎投資者認購比重奇高,公開發售認購不足亦普遍,令業內人士質疑新股質素,批評港交所(388)「重量不重質」,把關不力。
記者:黃翹恩 石永樂

展望明年,專家建議觀望,即使想投資新股亦宜從二級市場入手。
今日除夕無新股掛牌,今年香港共有138間公司上市集資共2,613億元,令香港穩坐全球集資一哥寶座。撇除創業板、轉板及以介紹形式上市,散戶有份參與、從市場集資的的主板新股共87隻。除集成控股(1027)外,本年五大首日升幅王中,有三隻至今已潛水(見表),曇花一現的「煙花股」成今年奇景。

基礎投資者比重奇高

至於「潛水王」則要數時間由你(1327),首日已跌39%、至今累跌74%。即使有名人效應的豐盛機電(331),首日亦跌25%,至今累跌三成。
今年集資額逾百億的「巨無霸」共7隻,惟錄得百倍超購的皆在「大時代」期間發生。其中華泰證券(6886)以347億元晉身今年集資王,超購278倍,惜股價至今累跌27%。
散戶受「教訓」後,加上市況轉差,暑假後集資110億元的中國通號(3969)、集資140億元的中能建設(3996),公開發售認購均不足額。
上述百億新股另一特點,在於基礎投資者認購比重竟高達集資額的四至七成。耀才證券市務總監郭思治指出,以往只有「好嘢先Corner,大家都想要」,但現時淪為「畀面派對,怕到時唔夠飛(認購)。」

港交所被轟把關不力

今年新股表現欠佳,信誠證券副總裁何智威坦言相對去年,新股生意「冇啖好食」,不少保薦人為求收益,將新股定價「攞到最盡」,但上市後股價下跌卻「冇人維持秩序」,散戶資金被套死無法轉出,「拖垮整個市場。」他指現時趕年尾上市的新股,不乏認購不足、股價潛水者,實為想避過更新核數期而濫竽充數,直斥港交所只為谷大新股宗數,把關不力。
明年新股市場能否扭轉頹勢?郭思治料明年首季市況不會轉好,建議投資者觀望。何智威亦建議投資者,即使想投資新股亦宜從二級市場入手,並避開大型國企新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