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何德何能,方可成功連任?(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特首何德何能,方可成功連任?
(自由撰稿人 周信) - 周信

以今天梁振英與香港市民關係之差,比當年的董建華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董建華尚且因「腳痛」而下台,但梁振英卻因此而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去挑釁民情,到底中央是否視若無睹,還是有口難言?由梁振英能否連任,將可見今天的事實與背後真相。
根據經驗,任何有志角逐特首寶座的能人義士,明年三月底前應已開始籌備工夫,否則便會太遲,傳聞中央亦以此為目標,相信屆時正式表態的人將會有不少於三位。
有人認為當年梁振英之能爆冷勝出,證明除非有中央的最後祝福,否則更早準備及表態(如唐英年的公認志在必得)也於事無補。但其實唐英年與梁振英為競選特首已「籌備」不下十年,論實力梁振英本不是唐英年的對手,只不過因一連串抹黑事件,令中央無法不對唐英年改觀,梁振英才能冷手執個熱煎堆,倘若梁振英事前沒有任何準備,是絕不可能以臨危授命姿態獲中央青睞的。
公民黨新秀楊岳橋出選新界東的立法會補選,口號是「香港人,上陣;梁振英,下台」,一上一下,表面看來極為工整及容易上口,但政治現實是梁振英一定不會在任內下台,香港人對他的不滿甚至沒有票債票償的機會,因為能投票選特首的仍只是那區區千二人!楊岳橋仍以此為目標為口號,其志雖可嘉但其情實可悲與可憫。
梁振英當然渴望能成功連任,近日更傳出他的勝算不低,因為中央沒有更佳人選可以寄予重任,繼續義無反顧地去執行中央的強硬路線,而經過梁振英這幾年的精心部署,特首一職亦已變成「生人勿近、好人不敢、能人不肯」的地步,任由梁振英一人可以為所欲為。
相信或倡議梁振英角逐特首寶座全無對手的人若非別有用心,便是對中央的一貫做法視若無睹:當年董建華一早已被欽點,到選舉時中央還可說服吳光正、楊鐵樑及李福善等多位真正強手拋身出來反演一場勢均力敵的好戲,以今天梁振英的低沉民望,若不再經一次「貌似公平公正、結果優勝劣敗」的選舉而連任,恐怕不單全港七百萬人會不服氣,全國十三億人也看他不起。
梁振英當然不會不知道中央對他的評價與意圖:他一定可以參選力爭連任,中央亦一定找到幾位候選人來和他一較高下,但誰人會是最終的真命天子,不單現在還看不出端倪,甚至到了選舉當日,可能還是未知之數,以免予人一早內定感覺,亦讓其他「被迫陪跑」的候選人無地自容。
甚麼人足與梁振英爭一日之長短?中央與港人的想法當然大大不同,除了個人現時的民望及過去的表現,當事人能號召甚麼人才加入他的問責團隊,亦將會是一個極具象徵意義及說服力的指標。

公務員高官支持成關鍵

看過董建華及梁振英以外人身份加入政府決策階層,「潛伏」多年仍不易與公務員合作的經驗,中央不可能重蹈覆轍,再找一個對駕馭公務員全無經驗的新手空降,除非這位天才一早已獲大量現任及退休的高官支持誓為後盾。誰人若能做到這一點,勝算亦會比力爭連任的梁振英為高,因為這正好也是梁的致命弱點。
梁振英班子內的「負資產」,今天仍能戀棧不捨笑罵由人好官我自為之,梁振英不能或不肯換人,皆因找不到更佳人選犧牲小我;但若要成功角逐下任特首,這些人不換不得,梁振英遲早也要作出公開承諾,但日期當然越遲越好,以免那些「負資產」無心戀戰,讓中央以至千二人的大選舉團望而卻步,無法向港人交代!
有力及有民望支持的現任局長與常秘等會否留任,當事人一定不會表態,但卻會是所有特首候選人的力爭對象。梁振英在這方面若有任何差池,中央看在眼裏,一定心中有數,所以這群現役高官其實最有影響力,只不過誰也不願公開承認而已。
剛傳出消息,梁振英籲商界勿捐款予本地大學,針對的目標當然是中大及港大為主,因該兩校的校長都非「自己人」,但不少大學學者對加入政府或為政府發聲卻會因而卻步,在買少見少的情況下,梁振英組織新班底的確舉步維艱,但對有志取其位而代之的有能之士,卻會是更為吸引!

周信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