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店佣是金舖沿習已久的行規,顧客到金舖買賣金飾,都劃一收取金價的2%作為佣金。有關店佣的來源,連不少老行尊都說不清楚。有學者就認為,金舖的店佣是源於南北行及米行的舊行規。
香港歷史掌故專家鄭寶鴻表示,早在1850年代,當時本港食米入口商及批發藥材的南北行都屬頂尖行業,貨物來源及數量都有限,零售商都要向他們入貨。當時行規是米舖向食米入口商買米,要付2%店佣。南北行對所有買賣亦抽2%店佣,所以南北行又叫「九八行」。
至於如何定出2%水平,已無法考究。一般市民雖然不會直接光顧米行及南北行,但米舖及藥材舖自然會將店佣透過零售價轉嫁給顧客。而到了1948年戰後,當時政府為防止黃金流失,對黃金實施管制,金舖經營困難,於是也效法南北行做法,在買賣中收取2%店佣以幫補收入,之後一直沿用至今。
部份小型金舖早免佣
資料顯示,雖然說2%店佣是行規,但其實一些小型金舖早已實施免佣來吸引顧客,反而大型金行一直硬性要收佣金,所以不少年長顧客都愛光顧小型金舖,因為可以節省佣金費用,手工費亦可議價。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