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君賤價減持漢能折讓九成場外沽貨 套現逾五億

李河君賤價減持漢能
折讓九成場外沽貨 套現逾五億

【本報訊】停牌超過半年的漢能薄膜發電(566),其主席李河君多次傳出資金周轉出現問題,近日李河君在場外以「賤價」每股0.18元人民幣(約0.216港元),出售漢能逾25億股,套現5.4億港元,出售價較公司停牌前3.91元,大幅折讓94.5%。
記者:胡仲邦

據聯交所權益披露顯示,李河君是在上周一(21日)賣股,性質被界定為「訂立出售上市法團股份的合約」,並在場外以現金進行交易。是次為漢能5月停牌以來,李河君首次大手賣股,其持股量由80.75%降至74.75%。由於李河君原本已持有8.43%短倉,如減去有關部份,實際上他僅持有漢能66.32%好倉。
如以漢能今年3月歷史高位9.07元計算,李河君今次賣股作價更有高達97.6%的折讓,堪稱「跳樓價」。聯交所未見披露接貨者身份,惟今次交易以人民幣結算,或意味買家是內地的企業。
事實上,漢能一度被視為「神股」,透過與母公司進行大量關連交易,令業績突飛猛進,去年全年賺33.1億元,股價亦拾級向上,今年3月市值一度達3,786億元,高過不少大型藍籌。
不過,今年5月20日漢能突然離奇暴跌47%,公司盤中申請停牌,之後一直未能復牌,7月中更被證監會引用證券市場規則第8(1)條勘令停牌至今。其後漢能於中期業績中稱,因暫停或終止大部份關連交易,令公司盈轉虧,由去年同期賺16億元,今年上半年則蝕8,031萬元。

屢傳資金難周轉

自公司停牌以來,除多名董事「跳船」外,李河君的資金周轉似面臨重大壓力。他9月時曾公開講話,直指漢能最近兩年至少經歷3次大規模惡意沽空,自己「從未炒過股票」,又對證監調查感不滿,稱「每一項關聯交易都及時進行了公告」。之後宜家傢俬(IKEA)不再與漢能在歐洲銷售太陽能板業務上合作,12月初公司更因未能滿足條件,被內蒙古滿世投資及寶塔石化取消認購漢能總值達215億元的新股協議。
同期內地傳出李河君為「自救」,有意將母公司的部份水電資產,連同漢能15%股權捆綁兜售套現,並獲一家大型央企接洽,不過一直未有下文。未知是次李河君出售股權,是否與上述傳聞有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