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一帶一路」是甚麼?
答:是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基於古絲綢之路但又不限於歷史上絲路路線的新型經貿帶。
問:「一帶一路」是何時提出?
答:2013年9月及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訪哈薩克上海合作組織峯會,及印尼峇里亞太經合會議上,提出「一帶」然後「一路」概念。今年3月,發改委發表《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是官方就「一帶一路」發表的唯一全面性框架及合作機制文本。
問:實質意義何在?
答:是中國政府首次提出的「中國式全球化倡議」理念,「五通」範圍除涵蓋經貿投資外,亦包括社會文化、政策政治等跨境融合。
問:框架思路?
答:藉5個方向貫穿歐、亞、非洲,建構(1)新亞歐大陸經濟走廊、(2)中蒙俄經濟走廊、(3)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4)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5)中巴經濟走廊。
問:「一帶一路」成員國數量以65個國家或地區封頂?
答:初期路線覆蓋的核心國達65個(包括中國),但「一帶一路」是開放式平台,任何國家或地區可與中國雙邊洽談加入。
問:中國可單邊話事?
答:雖由中國單邊倡議,但不等於一切按內地規定為准入標準;合作機制根據市場規律、國際慣例及揉合中國內部經統一化標準等模式為依歸。
問:全屬高鐵公路港口大型基建?
答:初步構思是先搞好基建,推動周邊國家經濟互動,藉此便利大中小企貿易及投資發展。
問:全是國家投資行為?
答:不同專家估計,由現在至2020年,區內單與「一帶一路」相關基建融資需要便達6萬億至8萬億美元,絕對需要市場集資及私營機構參與。
問:亞投行是甚麼?
答:中國倡議成立的多邊開發銀行,聚焦支持亞洲對基建項目融資需要,12月成立,明年初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