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樓市明顯向下,沙田第一城、天水圍嘉湖山莊都有低市價成交,交易原因撲朔迷離,被懷疑是內部交易,或遭財仔收樓被迫賤賣。另一方面,車位及商舖又出現天價成交,但交易背後是因為要天價「拔釘」,成交價根本偏離市價數倍,所以每個特別成交都會有其特別原因。
就以近日觀塘道398至402號嘉域大廈地下一個私家車位為例,以1,300萬元售出,成交價盡破全港歷來車位成交紀錄。一個車位值1,300萬?相信沒有幾多架車銀碼會過千萬,而相同銀碼已經可以在鰂魚涌太古城買一個近1,000方呎的三房單位,為何要買一個車位?
高價收購統一業權
因「舖王」梁紹鴻只要買入這個車位,就能統一全幢工廈業權,故過千萬一個車位都在所不惜要收購。同區工廈車位只是250萬至300萬元,但梁紹鴻未有早用此價買車位,到最後才被業主「鍊價」。
原本梁紹鴻差兩個地下單位及一個車位而未能統一單位,由於兩個地下單位佔較多業權,如果未能成功買入地下,根本好難收購到全幢,所以對餘下的一個只佔622分之一的車位未有理會。但因為最近地下業主突然肯賣,所以就要着手買入車位。對於車位業主來說,由於早年買入成本很低,所以索價過千萬放售,一副只有你急我唔急的心態。
若梁紹鴻透過正常程序申請強拍,相信只要300萬元以下就能買到車位,但隨時要多等4、5年。期間的地產市道、利息開支好難預計,所以惟有用多1,000萬元去「買時間」,盡快處理統一業權事宜。
另一例子,麗展(488)早前終以4,500萬元購入老牌兩發麵廠所在的深水埗銀基樓地舖。多年來,麗展都出超過2,400萬元希望收購,但麵廠一直不肯賣,麗展想申請強拍,又被麵廠入稟阻止。事件拉鋸超過5年,終以較當初收購價高近九成終結。
記者:程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