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樓市承接去年尾狂熱氣氛,各區樓價連環破頂,即使金管局推出逆周期措施仍無礙升勢。心急如焚的上車客於是盲搶細價樓,造就連長樓花期劏房新盤出現日沽300伙的失控局面。惟股災後樓市驟然降溫,氣氛逆轉下樓價在第四季終見下跌,新盤銷情現頹勢,專家直指樓市已見頂回落。
今年初樓價瘋漲,上車盤定義由以往200萬元,逐步遞增至300萬元,各個屋苑更一度出現400萬元以下放盤集體絕迹局面。上車盤癲升,令上車客只要見單位樓價總額能夠負擔,便不假思索衝入市。
買家搶購新盤劏房戶
單位越細越多人爭,上車單位由昔日實用約300方呎的兩房間隔,變成不足200餘方呎的開放式單位,發展商爭相把單位「劏細」。市民耗用十年八載儲蓄換來的蝸居面積,與貨車泊位或單人囚室相若。如年中百利保(617)及富豪酒店(078)推售的元朗最細新盤尚築,99%單位屬開放式單位、位置隔涉兼定價貴同區二手6成,但憑藉大量300萬元有找單位吸引年輕人搶購,單日沽清134伙劏房,平均63名準買家爭1伙。
及後九建(034)推售紅磡劏房之城環海.東岸,更以免入息審查九成五按揭作招徠,號稱15萬元可做業主,於是上車客無懼超長樓花期及負資產風險,項目開賣個半月狂賣860伙。
代理界轉軚唱淡樓市
原本樓市已潛藏大量不利因素,包括海量新盤供應、供樓負擔比率創新高、美元強勢等,年中一場環球股災,引發市場對樓市的憂慮,輔以本港經濟逐漸轉弱,終成為壓垮樓市「最後一根稻草」。差餉物業估價署公佈10月份全港私人住宅各類單位售價指數,以及同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均向下調整,前者更屬過去一年半以來首度出現跌幅。
二手業主面對現實劈價賣樓,銀行調低估價,新盤滯銷兼連環撻定,種種迹象令銀行及代理業界紛轉軚吹淡樓市。業界預期明年樓價跌約一成,中小型單位跌勢較明顯,發展商提供高按揭成數及新盤定價貼市下,新盤仍主導樓市,估計一手交投將達1.6萬至2萬宗,有望創12年新高。屆時二手業主會提供更多議價空間,帶動二手交投回升,令整體樓市呈價跌量升的局面。
■記者陳東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