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錘專區:《十年》導演:有演員擔心政治化拒演

壹錘專區:
《十年》導演:有演員擔心政治化拒演

最近上映場場爆滿的獨立電影《十年》,與過千萬票房的《哪一天我們會飛》(下稱《哪一天》)題材也圍繞香港,《十年》更被指大談政治。《十年》策劃人兼單元《本地蛋》導演伍嘉良及單元《自焚者》導演周冠威、《哪一天》導演黃修平接受《壹錘定音》訪問,伍嘉良坦言︰「純粹北望神州,呢啲先係好政治嘅電影。」
很多人認為中國市場是一塊肥豬肉,以香港電影市場為例,與內地的合拍片數量越來越多,題材受限之餘,創作人亦要考慮「政治正確」的問題。拍純本地電影的黃修平笑言︰「我咁瘦,你睇我都知唔食肉啦。」
伍嘉良則稱︰「人人都話我哋《十年》好政治,其實好多電影刻意迴避香港好多想講嘅價值、議題,去純粹北望神州,呢啲先係真正嘅政治電影。」

左起:黃修平、周冠威、伍嘉良認為香港演員的自我審查情況開始嚴重。黃文邦攝

籲支持敢言藝人

除了題材受限,演藝從業員也有不少壓力。最近「愛港力」陳淨心接連舉報支持雨傘運動的香港藝人,受害者之一林夕,最近被取消在廣西大學的交流會。
或許如此,演員自我審查的情況也開始嚴重。周冠威指自己在《自焚者》開鏡前夕,有演員接到劇本,看到裏面的敏感字眼,便說︰「導演,我可唔可以唔做?有冇其他角色?」、「我以後返唔到大陸做嘢喎」,即使擔演另一個角色,也稱「呢個角色好『啃』喎」。
周冠威指現時整個氣氛瀰漫着這種白色恐懼,「好多演員唔想演我套戲」,所以《自焚者》要到開拍最後一刻才找到合適演員。周坦言︰「我哋自由空間好狹窄,連自己決定思想都唔得。」
伍嘉良指大家要支持敢言的藝人︰「佢哋坦率、直言、誠實換來咁嘅惡果係荒謬,係唔應該。」

「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

《哪一天》劇中對白「香港唔係一個畀人發夢嘅地方」,外界指對白與1992年的情況不符,當時仍有追夢的空間,對白描述的應是今天的香港。導演黃修平認為這些評論對現今時代過份敏感,舊日香港尋夢的空間只限於某些範疇。
「香港由始至終都永遠有『人哋第二啲地方做到,我做唔到』嘅情意結。」黃修平指不論是劇中角色蘇博文希望成為飛機師,或是他自己小時候夢想成為宮崎駿般的動畫師,在昔日經濟起飛、金錢掛帥的香港亦難實現。
黃修平相信假若他出生於2015年,拍攝空間較以往大。「90年代電影都好蓬勃,但有冇可能拍一套好似《十年》嘅電影出嚟?」
周冠威認為「𠵱家香港嘅『低氣壓』好鼓勵人有夢想」,加上現時電影的平台越來越闊,網絡的年代更容許有天馬行空的創作。以往社會不太重視個人,但現時在網上當YouTuber已可以成名,有更多實現夢想的空間。多元的平台,迫使創作人要更加努力「追夢」。
正如《十年》片末以聖經經文作結︰「時勢真惡。你們要求善,不要求惡,就必存活。」要生活,未必要委曲求全。堅持夢想,一切為時未晚。
■記者伍佩施、陳達仁

星期一至五黃昏
6時直播

《壹錘定音》收睇/收聽方法

1:手機App
《蘋果動新聞》手機App右上角有【壹錘定音】icon,一按即聽;按左上角icon,彈出【壹錘定音】選項,一按即睇。

2:網頁
http://www.hammerout.hk/

直播PHONE IN:2992 3333

WhatsApp 留言/報料:9132 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