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對美國經濟而言是轉折的一年,美國經濟漸入佳境,儲局加息的聲音在這一年此起彼落,儲局亦終於在12月開了「加息第一槍」,作出近十年來首次加息行動。相反,面對中國經濟放緩和加息陰霾夾擊,原油等商品的價格今年不斷尋底,對業界而言絕對是慘淡一年。
就業數據造好、通脹步伐符合預期,種種迹象都顯示美國經濟正穩步復蘇。市場對加息的預期開始升溫,儲局亦終於在12月16日落實加息,是2006年6月以來首次加息行動,代表自08年金融海嘯後的「零息周期」告終。
聯儲局於會後聲明中指,預計明年美國將會續加息1厘,但重申只會逐步加息,實際步伐仍要由經濟前景和數據主導。本港在銀行體系結餘仍逾3,900億元、拆息偏低的情況下,短期有條件不跟隨美國加息,目前銀行界普遍認為,本港最快要至明秋才有加息機會。
惟美國加息,勢將會引起新興市場資金外流、滙率貶值及經濟放緩等問題;本港明年亦料會出現資金緩慢流走情況。而港元隨美元升值,亦會削弱本港對其他國家的競爭力,並對本地資產價格構成壓力。
至於商品市場,因加息預期上升,美元升值,變相拖累商品冧價,反映商品價格的CRB指數整年跌超過20%。美滙指數年初至今升近10%,創12年新高。加上黃金、石油等定息商品吸引力降,令商品市場雪上加霜。
油價累跌近七成
追蹤22種天氣資源走勢的彭博商品指數曾創16年新低。當中油市的跌勢最矚目,因石油輸出國組織拒絕減產,加上美國頁岩油競爭,令油市崩盤式下滑,油價早前曾跌至每桶34.53美元的近七年新低,較去年高位足足累瀉近68%。
■記者魏智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