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9歲心光盲人學校學生楊恩華患嚴重弱視,連人臉五官都看不清,更遑論是看樂譜;但他憑拉二胡的天賦和刻苦練習,突破困難考上國家二胡十級水平,在中港曾獲獎無數。性格樂觀的他認為其視障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的夢想是能上台表演並成為二胡演奏家,故聖誕願望是能夠獲得偶像、前香港中樂團團長二胡大師黃安源指點,讓他可向前邁步,拉近與夢想的距離。縱然視障者演奏之路難行,但他堅決不怕:「做不好,我是不會停下的!」
記者︰郭美華、陳達浩
楊恩華出生於哈爾濱書香世家,祖母曾是共產黨婦女聯合會主席,祖父是軍人,大伯和大姑姐均在國有石油公司擔當要職,恩華出世時,是家中唯一男孫,全家對他寄予厚望,希望長大後當官,為家族爭光。但不幸地,恩華在母親懷胎六個月便出世,因長期在氧氣箱,導致長大後視力出現問題。故恩華小五開始就活在朦朧世界:「以前我睇到天上星星,小五患白內障做手術,但其他問題沒改善,視力繼續差,到現在只能看到前面人影,卻分不清五官,曾經有一段日子好唔開心。」
父母遂送他到哈爾濱特殊學校讀書,並為他想出路,安排他學書法、易經堪輿學、中國笛等,希望他有一技之長,但統統學不好,直至祖母讓他學二胡,令恩華一拉愛上,學了三年,已考到中國歌劇舞劇院二胡十級水平。他笑言「每當拿起二胡就變得快樂,排解心中負面情緒。」其後父母離婚,去年三月,父親為照顧同父異母的香港弟弟,恩華遂跟父親持單程證來港生活,一家三口住在大角嘴面積一百多呎單位,恩華周一至五就留宿心光盲人學校。
學校見恩華對二胡有濃厚興趣,亦安排老師每周教他,但恩華坦言弱視的他學習二胡,須較常人花更多時間,「正常人一邊看樂譜一邊拉,拉幾次自然記得,但我視障,一首12分鐘嘅《蘭花花》,連同背熟和練習,要花半年。」為磨練自己的技術及增加表演機會,每逢放假,恩華都會在深水埗街頭、公園等拉二胡,以途經的大人及小孩為聽眾,只望「與眾同樂」讓更多人認識自己,也為演奏家之路而努力。
過去一年恩華在港奪得多個獎項,包括國際第五屆中國器樂賽非專業二胡青年組金獎、香港國際藝壇2015國際音樂賽金獎、香港展能藝術會新晉展能藝術家大匯演2015(兒童陳青少年)個人特別獎、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第67屆香港學校音樂節二胡獨奏中級組亞軍等。
恩華稱他的偶像,包括前香港中樂團團長黃安源、著名青年二胡演奏家馬向華、「中國二胡之父」劉天華等。尤其是二胡大師黃安源,「我愛聽他的樂曲,他演奏方式隨意,亦有個人風格,他拉的《梁祝》世界巡迴,知名度高,他亦曾獲英女皇勳章。」恩華希望跟黃安源有一個交流機會,甚至希望有朝一日可跟他同台演出。
楊爸爸指,原本希望兒子能上大學及當官:「現在這樣,家裡別的事情不用他做了,只要他將二胡學好就好了,他日後能夠自食其力,我已經很滿足。」
由於心光盲人學校只開辦至中三,故恩華明年就要到主流學校讀書,他面對最大困難是英文,亦擔心將來應付不了主流學校的速度,「上堂都要用放大儀器放大書本內容才看得到,用電腦幾乎貼著螢幕,擔心日後跟不上。」但他未言放棄,因他認為其視障是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正因為我看不到,反而可專注於一件事,做不好,我是不會停下的。」
究竟恩華欲見偶像及上台夢想能否達成?請留意「夢想的開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