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環桃花源 擬斬樹建豪宅 地價料50億 居民或申覆核

西環桃花源 擬斬樹建豪宅 
地價料50億 居民或申覆核

【本報訊】明年春天,西環堅尼地城居民也許要和加多近街臨時花園說再見。發展局正申請撥款清拆陪伴街坊17年的公園,並進行除污工程,日後擬建私人住宅。由於政府正研究港島西興建往大嶼山的道路,團體質疑項目是為東大嶼發展鋪路。一群堅尼地城居民親撰發展藍圖,揭穿當局方案錯漏百出,強調若撥款通過或申司法覆核,誓保地價料50億元的社區「桃花源」。
記者:廖梓霖

草地野餐、倚樹閱讀,是居民在加多近街臨時花園的日常生活。花園鄰近堅尼地城海旁,面積5,800平方米,栽種了195棵樹木。發展局早前稱花園鄰近土地前身為焚化爐、屠房,地底土壤受重金屬和化合物污染,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11億1,190萬元撥款,為包括花園在內3.2公頃土地除污,明年春天動工。

加多近街臨時花園有平坦的草地,供附近居民休憩。楊觀賜攝

疑為發展東大嶼鋪路

翻查資料,當局擬在該地興建40至120米高私人住宅,旁邊設一所小學,至於鄰近海旁則會變身成具商業、休閒及康樂用途的海濱長廊,除污工程需時7年。
本土研究社成員陳劍青指,梁振英政府提出的東大嶼發展計劃,其中一個重要項目是連接港島西部和大嶼山,堅尼地城正是未來港島的中心帶,質疑移走公園是為發展鋪路,「用一套中國式的城市發展模式套入堅尼地城,冇顧及社區同市民需要」。而10多名堅尼地城居民數月前組成「守護堅城關注組」,發起簽名運動反對拆花園。召集人莫冠祺指,區議員無向居民披露計劃,質疑有否做地區諮詢。關注組遂親撰社區發展藍圖,卻不獲政府接納。
發展局曾指區內有足夠公園代替臨時花園,關注組成員莊泰榮稱,區內的卑路乍灣公園需步行15分鐘才可到達,「每日已經逼滿人,負荷唔到」,鄰近遊樂場則為石屎地,只有臨時花園有平坦的草地,適合長者晨運,質疑當局為地產發展犧牲居民健康。

當局擬在花園用地興建40至120米高私人住宅。

關注組促議員阻撥款

目前花園用地尚未向城市規劃委員會申請改劃用途,關注組已發信要求立法會議員反對撥款,亦計劃明年1月2日於公園舉行野餐會盼叫停清拆行動,現階段不排除司法覆核。
發展局稱環評報告已獲環保署批准,除污工地的北面及毗鄰用地已預留作海濱長廊發展,可為當區居民提供逾1公頃休憩空間。土木工程拓展署承認今年7月已展開「連接堅尼地城與東大嶼都會的運輸基建技術性研究」,顧問公司正評估不同接駁方案,預計2016年下半年完成。
美聯測量師行董事林子彬估計該幅用地近海,位置接近西港島綫港鐵站出入口,如前面無高樓遮擋,相信每方呎樓面地價逾萬元。按該土地面積約6.2萬平方呎,假設地積比8倍,估計地價可近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