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實施活化工廈政策逾5年,並於明年取消,政策開始以來吸引不少投資者及財團購入工廈改裝,刺激交投飆升,但歷來全港只有逾5%工廈改裝,大部份都是用來轉售圖利。
鄧成波轉售工廈勁賺
政府在2010年實施活化工廈政策,明年3月底截止申請。全港共1,448座工廈,至今年10月份,只收到153宗申請整幢改裝,當中只有一半的78宗簽訂改裝,即佔全港工廈僅逾5%。由於工廈經活化後,可以毋須補地價下作商業及商舖用途,所以批出活化的工廈主要都在九龍區,如觀塘等貼近商業區的工廈。
不過,政策出台變成炒賣工具。如舖王「波叔」鄧成波的觀塘長輝工業大廈,在2011年以4.7億元購入後,兩年後以9.3億元售出,勁賺98%,物業轉到新買家基滙資本手上才開始改裝成商廈。
由於活化工廈已屆尾聲,為趕及活化尾班車,近來有不少發展商都將旗下工廈向地政總署提出改裝的申請,包括長實(1113)葵涌屈臣氏中心、恒地(012)大角嘴大志工廠大廈、英皇國際(163)屯門歐化傢俬貨倉中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