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黑色聖誕美人 手縫睡袋送暖

【專題籽】黑色聖誕美人 手縫睡袋送暖

【專題籽:佳節關懷】
台灣有黑色聖誕老人,一身潮服,為露宿者送暖,原來香港也有,只是零散沒名堂,黃少群(Rico sir)是其中一個。金髮的她給人很潮的錯覺,其實她的背景集齊催淚元素:單親家庭,子女尚小;月薪數千,生活捉襟見肘,可是自言樂天,成日笑笑口,不對人愁。聖誕前夕,她施展巧手,為露宿者縫製了11套睡袋避寒。親友笑她儍,她說,自己確實儍儍的,幫到人就開心。

認識Rico sir,源於網上車衣群組Volunteer剪裁服裝,Rico sir常出文徵布,好奇看看,原來她常做義工。任職化妝師,為人化妝造型是她主要收入,縫物贈人只是義務。十多年前,Rico sir宮外孕而不自知,入院時大量出血,要簽生死狀做手術。在生死間拐了一彎,好不容易醒過來,發現生命可貴,幫到人才快樂。Rico sir有八兄弟姐妹,14歲輟學當髮型屋學徒,技藝半桶水,膽粗粗幫老人剪髮,卻大受歡迎,乾脆開班教學,桃李滿門。「我收50蚊年費,教人剪髮回饋社會,唔識教到識。」隨着越來越多人加入義剪行列,需求飽和,她逐漸退出「快剪黨」,轉學縫紉,又闖出一片天。

黃少群(Rico sir)縫製睡袋及布袋送給露宿者,提着大包小包穿梭大街小巷,在聖誕前夕送暖。

睡袋外部物料購自觀塘街邊檔,防風防雨,易於清潔,又縫上棉布夾層隔地氣,設計貼心。

銅鑼灣與跑馬地一帶,是較富裕社區,但Rico sir(中)說隧道內的露宿者,資源比九龍區少。

自學縫紉收集二手布製作  親贈露宿者

年少無知時,Rico sir也愛蒲,喝得酩酊大醉,翌日無心工作。早出身,早學乖,Rico sir很快知道,這樣的生活沒意義,開始學化妝、髮型、電腦,甚至電話維修,周身刀。去年9月,Rico sir手癢,買來一台車衣機,邊學邊做。媽媽是裁縫,女兒最幸福,3歲女兒有九十多條小裙子,多到穿不完。「我係快車手,半個鐘已經做好一條半製成品,雖然手工唔係好靚。」後來,她做衫送給長者。「整得真係唔靚,但老人家唔介意,收到好開心。」再後來,縫睡袋送給露宿者,聖誕前夕送暖。「我住銅鑼灣,呢區好似好有錢,正因為咁,有需要嘅人反而被忽略。好似跑馬地隧道,有好多露宿者,佢哋得到嘅資源唔及九龍區。」
晚上11點,跟一身黑衣的Rico sir走到行人隧道。她貌美,長着一張娃娃臉,雖年屆三十六,外表像二十多。自稱Rico sir,是刻意男性化防備狂蜂浪蝶。一個弱質女子,提着大包小包送暖,怕嗎?問起,她哭了。「好多人誤解露宿者係乞丐,其實唔同。乞丐係一份職業,而露宿者只係冇家嘅人,佢哋可能有正職,只係租唔起屋要瞓街。」送睡袋給露宿者,她不自覺跪在地上,介紹睡袋功能,「用防水布車成嘅,擋風擋雨好保暖。中間有棉布夾層,防地氣,側面係棉布透氣。睡袋係紅色,被人偷咗容易搵番。」睡袋的手工細節有點粗糙,Rico sir笑說自己連直線也未車得好。會繼續做睡袋嗎?「冬天就快過,冇需要啦,會再想吓點用收集嘅二手布,車嘢送人啦!」她在露宿者的帳篷,一邊夾上親手做的紅色蝴蝶結,一邊說Merry Christmas。蝴蝶結脹鼓鼓很可愛,大男人有何用?「係氣氛,用唔着,至少隻髮夾有用。」一大批蝴蝶結,用數小時製成,她很儍但很可愛。

Rico sir去年買衣車學縫紉,一學上癮,做了九十多條裙子給女兒。

Rico sir縫製了一批蝴蝶結,送給露宿者過聖誕,讓他們感受節日氣氛。

14歲輟學後,Rico sir到髮型屋學藝,後成為義剪師,組織「快剪黨」為長者義務剪頭髮。

記者:彭海燕
攝影:劉永發
編輯:謝慧珊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