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塌 - 曾志豪

聚沙成塌 - 曾志豪

情人無人關心,便會變心。
員工無法升職,便會離職。
人民無法活命,便會革命。
積少成多,聚沙成塌。對是塌,泥沙太多便會倒塌,深圳泥石流的意外,即使最保守的官媒,也無法不講一聲,百分百的人禍。
當第一坯的建築泥土倒在廢棄礦場時,倒塌的計時鐘便開始倒數。
這中間也有人反對,附近的民工要求公安處理,按慣例,石沉大海。
這是國情。
輿情監督破壞社會和諧,追究責任尋釁滋事,更何況背後有利益輸送鏈。
你看看浦志強的下場,他那七條微博就是七聲警號,結果政府沒有多謝他的提醒,反而把他抓起來。判刑3年緩刑3年的意思是,那個綁匪挾持人質要撕票,最後關頭突然放人。這只能說明綁匪不敢承擔撕票的嚴重後果,卻不能講成是匪徒良心發現。
懲罰浦志強,就是政府告訴社會,我們不願聽你們敲警鐘。所以中國有一流的救災隊伍,卻只有九流的防災意識。
我們最擅長便是意外後的「全力救援」,卻始終不能發展事前預防措施。
我們最擅長「向前看」:意外發生時,救人要緊,問責次之;意外發生後,百廢待舉,建設要緊,問責次之;建設完成,百業興旺……都百業興旺了,誰還有心思去問責?老是拿舊事說三道四,你不掃興嗎?網民也是習慣了出事後「點蠟燭、全國人民心連心」,就是不會問一句:「誰負責?」仿佛那是破壞了一場默劇表演。
香港也感染了這種陋習,港珠澳大橋以及高鐵,香港不是沒有人提出反對聲音,但卻被抹黑為「政治鬥爭、拖延工程」;出了事議員要追究,高官又說向前看比追究責任更重要。
結果泥土愈積愈高,無人處理,我們只能眼睜睜等待這座泥山倒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