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驚現數萬條魚浮屍的大埔三門仔養殖區,共有逾百個漁排,今次受影響的漁排主要來自鹽田仔東面,靠近船灣的西面漁排則幸免於難。事件中損失最慘重的漁戶寶叔,其3個專門飼養沙巴龍躉的漁排,約300擔(每擔100斤)、逾2萬條沙巴龍躉慘死,佔總養魚量一半,估計損失近300萬元。
寶叔無奈謂,餘下一半魚亦奄奄一息,「𠵱家打氧氣入水,希望救得番」。他稱早幾天開始發現有魚死亡,過去從未試過同類情況,他不明原因,懷疑與水質受污染有關;面對龐大損失,他未知政府會否提供補償,盼當局協助受影響同業度過難關。
「撈死魚撈到手軟」
漁民蘇先生昨協助受影響的漁排負責人清理死魚,對方有10多擔包括沙巴龍躉及大青斑死亡,損失約10多萬元。而小型漁排負責人劉先生亦稱,其漁排損失約數百斤魚,工人都忙於在排上清理大量死魚,慨嘆「撈死魚撈到手軟」。另有女漁民呻道,其漁排所養的近20擔沙巴龍躉死亡,每條約50斤重,損失慘重。
漁民何伯表示,除漁排出現死魚外,最近連在吐露港海面釣回來的魚穫,也出現艱養易死的情況,「喺海面用魚牌釣嗰啲,好似鱲魚,平均百分之九十九死晒,唔夠生猛咁值錢」,何伯相信是因魚缺氧所致,來放落魚缸已養不久。
三門仔村村長石廣燕表示,目前受影響的漁民有待漁護署安排清理魚屍,漁排方面主要用一個個大魚網籠將魚屍集中收起,至於部份漁排仍有活魚,但排主暫未急於撈起來,因怕賣不出。
■記者姜偉康、周鴻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