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行撤統一價 每両差額達$120或掀減價戰 細舖憂結業

金行撤統一價 每両差額達$120
或掀減價戰 細舖憂結業

【競爭法衝擊】
【本報訊】競爭法生效後,再有行業公價受衝擊。代表全港700間珠寶金行的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及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本周一起停止向會員公佈統一金價,市面飾金價三、四十年來首次,每両賣出價差價達120元,市民買金器需勤格價,小型金舖則擔心會爆發惡性減價戰。
記者:麥志榮 佘錦洪

兩大珠寶商會周一起停止向會員公佈統一金價,多區金行飾金價出現浮動。

過去30多年各大珠寶金行的飾金賣出及買入價都與兩個商會所公佈的飾金價保持一致。兩大商會取消統一價後,市面金行飾金價破天荒出現浮動。記者昨發現多區金價已有分別,如深水埗、銅鑼灣、灣仔多間金行所見,每両賣出價(即出門價)由11,480元至11,600元不等,最高差額達120元。每両買入價(即入門價)由10,250元至10,100元,差價為150元。
大型連鎖店差價較細,六福、周生生、謝瑞麟、永安每両賣出價及買入價均仍然劃一為11,580元及10,250元。只有周大福稍高,賣出價為11,600,買入價為10,270元,差價只有20元。
灣仔明珍珠寶金行員工表示,現時參考倫敦及歐洲金每日市價來定價,「其實只係返去幾十年前(冇商會時)」。該員工又稱:「我哋賺好少咋,一両只賺幾百蚊。」
深水埗美麗華珠寶金行負責人鄧先生坦言,現時看着附近金舖來定價。他不支持商會停止公佈統一價,「有定價跟,大家比較平穩;唔公佈就會混亂,鬥平,最後可能得番大集團有得做」。如稍後爆發減價戰,業內會出現大食細情況。
周大福發言人表示,周大福向來有自己定價機制,包括參考國際金價及考慮各項經營成本。而顧客選購金飾,除金價外,亦會考慮款式及服務。六福主席兼行政總裁黃偉常指,金價計算公式是按成本加上合理利潤,若廢除統一金價,會扼殺業界生存空間。

學者:大額買賣賺差價

有金舖職員指出,牌價只反映現貨金價,金飾還要計手工費,不同款式及不同金舖都不同,不能單看牌價比較平貴。
中大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李兆波認為,商會取消公佈統一價後,金行情況將會變成類似找換店,雖有外匯價,但各區找換店牌價仍會有差別,市民要自己四出格價。理論上如金價差額夠大,市民可到平價金舖買金再到貴價金舖賣出,賺取差價,但實際上必須大額購買,又要冒高風險運送大批金飾,才能獲取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