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還有兩本紀念原節子的特刊不能不買。《週刊朝日》的一冊以圖片為主,除了秋山莊太郎不同時期的寫真,最珍貴的是一輯原刊一九六零的素顏照,應該是她毅然退休前最後一次。只見相中人笑容滿面,穿件白色鬆身V領毛衣,在東京的狛江住宅花園澆草弄狗,誰也想不到兩年後說停就停,頭也不回永別娛樂圈。另附五二年的訪問,當時她是日本片酬最高女演員,據說拍成瀨巳喜男的《飯》收二百八十萬日圓,記者二十問包括身高、體重和足袋號碼,她和盤托出「五尺三寸,十四貫,九半」。作品年表只註明出品公司和導演,稍嫌單薄,令我驚訝的是出道時才十五歲,幾乎可稱童星。悼念的包括合作過的岡田茉莉子、司葉子、寶田明、仲代達矢、有馬稻子和香川京子,還有小津安二郎僅存的攝影助手川又昂,可惜不諳日文,不知道有沒有趣聞佚聞。
《新潮社》的一本三年前初版,這是發死人財的「決定版」,以附送罕見的《七色花》光碟作賣點。厚二百多頁,資料當然比較豐富,譬如年譜,連一九三七年三月至七月環遊世界、四八年狛江買地、五四年白內障手術都不厭其煩一一記錄在案,以後交了日本男朋友,可以每晚上床前強迫他翻譯。別以為東洋嘉寳堅拒人間煙火,她還當過廣告女郎,客戶既有九州百貨公司玉屋,也有糖果店森永,賣得最不亦樂乎的是一種叫「黑龍」的化妝品,不同的設計有一款印上簽名,大有童叟無欺意味,另一款則宣傳善信用了會變成她領銜主演的《白魚》,令人忍俊不禁。此外當年報刊電影廣告也很好看,版面都是她的大頭,對票房的保證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