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證監會收購及合併委員會昨公佈裁定,「揸正嚟做」阻止渝港(613)、渝太地產(075)大股東張松橋繞過獨立股東,以市價將原屬上述兩企持有的港通(032)收歸本人名下。若張松橋要硬推重組,必需向全體股東提出全購要約,代價約38億港元。
記者:黃翹恩
張松橋原籍四川重慶,20歲成立渝港集團,80年代受惠改革開放,靠中港出入口生意致富。2011年以6億元向九倉(004)收購港通,變相持有50%西隧及39.5%大老山隧道。張氏垂直控股,持有44.06%渝港、渝港持有34.14%渝太地產、渝太持有100% Honway、Honway持有41.66%港通,張只持有6.27%港通股份。
根據集團重組方案,張將以港通最後五天平均收市價全購Honway,亦即購入41.66%港通。渝太地產出售41.66%港通予張松橋屬關連交易,方案需得渝太地產獨立股東批准。張氏要求寬免對港通股東提出全面要約。
5項理由拒絕寬免
證監會以5點理由拒絕。由於《收購守則》規則26.1註釋6訂明,可寬免情況包括家族成員組成的一致行動集團,或集團內部重組。一來張買港通並非家庭成員之間的轉讓;二來渝港、渝太及Honway之間的控股不構成附屬公司,而且張在渝港持股量遠未達法定控制權,故不屬內部重組。
證監會亦考慮交易後渝港、渝太地產將不再持有Honway及港通,一致行動集團控制權將出現「根本性的改變」。第二,交易作價零溢價,渝太亦無考慮其他買家或其他安排提升股份價值,對渝太、渝港不利。
最後,證監指相比太古(019)及港機(044),張與渝太關係不直接、控制不穩固,其連鎖控股權只靠其他股東「默許」,能否持續非張松橋能控制,故拒絕寬免。有關交易建議及證監會裁定均沒披露日期,以昨收市價計,張氏全購港通成本約為38.31億港元。反之如獲批寬免全購,張收購成本大約16億元。09年太古以36至52.2%溢價,向國泰(293)收購7.46%港機,交易不獲豁免需提全購。
張以裁決為股價敏感資料,並會影響重組條款為由,要求委員會延遲30天公佈並獲同意。一般而言證監會在2星期內公佈裁決。昨晚港通亦發公告,指渝太集團無意在不久將來出售41.66%港通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