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同金融風暴都冇試過」 酒樓冬至生意額 回歸後首跌

「沙士同金融風暴都冇試過」 
酒樓冬至生意額 
回歸後首跌

【本報訊】明日是冬至,不少市民都會大破慳囊吃冬至飯,但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指今年冬至期間生意額約下跌2至3%,是回歸以來首次下跌,「沙士同金融風暴時都冇試過」,擔心情況持續至聖誕節,有酒家指生意額跌逾一成,街市商販及海味店亦大嘆市道不好,市民買餸較「手緊」,故不敢貿然加價。
記者:鍾雅宜

有市民昨與親友提早到酒樓做冬。陳奕釗攝

昨日是冬至前夕的假日,不少市民會提早做節。新光酒樓常務董事總經理胡珠指,市民多提早至上周起食冬至飯,但上周生意十分「麻麻」,生意額較去年同期下跌數個百分點至一成多,至昨日生意額稍為好轉,周二冬至正日暫時頭輪定單已爆滿,次輪亦有七至八成滿,但仍未如理想,較去年定單下跌約一成,
胡珠認為除港人消費意欲減少外,亦與內地自由行旅客下跌有關,他又指,國內旅客生意約佔整體的一至兩成。
胡珠指今年每圍酒席平均消費額約為3,000元,「有啲平啲都要做啦,有4、5千蚊梗係開心,但寥寥可數」。他指今年食材價格上升,但酒席無加價,故變相「賣平咗」。叙福樓集團董事總經理黃耀鏗則指,今年生意額與去年同期相若,「環境好唔好都要食,冬大過年嘛」,他又表示,昨晚至明晚一連三晚的定單都差不多爆滿,達八至九成,但酒席價格則與去年差不多,「唔敢點加價」。

海鮮檔販料銷情淡

除了上酒樓用膳,不少市民選擇到街市買餸炮製冬至飯,其中小西灣街市昨日上午人頭湧湧,海鮮檔甚受市民歡迎,負責人英姐指市民多購買魚蝦蟹應節,今年市道不好,市民較「手緊」,故即使來貨價貴三成,她們都不敢加價,預料今年冬至銷情較去年增長半成至一成;另一負責人蘇先生則指,今年冬至人均消費由去年同期約400元跌一半至200元。
街市內的海味店店員田小姐指,海參、花膠和鮑魚是最受市民歡迎的應節食品,花膠較去年貴一成,其他海味價錢則與去年相若,她指市民出手不及去年闊綽,故今年推出更多優惠,昨午的生意額仍較去年同期少一成。
黃家和指,受外圍經濟因素影響,如內地經濟放緩和歐洲市場情況等,加上內地自由行旅客下降,對港人心理會有一定影響,故市民出外消費及用膳的意欲減少,他指至昨日為止,今年冬至生意額錄得自回歸以來首次下跌,料跌2至3%,他認為是一個警號,因沙士及金融風暴期間都沒有錄得跌幅。
而業界為免生意進一步下跌都不敢貿然加價,冬至酒席價格大致與去年相若,以往一般按年加價約8%。他更擔心情況會持續至聖誕節,因為截至現時為止,聖誕自助餐的定單亦未如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