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協多年來在立法會只有馮檢基一名議員,經過今次區選後,多名年輕成員贏取議席,可以帶來新氣象嗎?民協新生代楊彧及何啟明接受《壹錘定音》訪問,談論地區工作之餘,最年輕當選人、年僅27歲的何啟明更對參加「超級區議會」(超區)直言︰「黨有需要嘅話,我義不容辭!」
民協今屆區選贏得18個議席,足夠推選一名代表出戰超區。據悉內部認為在市民渴求新面孔下,派新生代出選更有優勢。
致勝之道:扎根社區
荔枝角南的楊彧更是民協票王,接棒參選取得3,000多票,致勝之道是扎根社區,但具體而言何謂「扎根」?
楊彧指民協要求他們長期在地區讓居民「見到人」,對發掘地區議題亦要有敏銳觸覺。他舉例,過去曾接到兩三伙公屋住戶投訴冷氣機漏水,他並非僅將個案直接交予房屋署,而是要仔細查出問題所在。最終他查出是邨內喉管設計有問題,更成功向房署爭取更換全邨喉管,成功將個案化為社區議題。
南昌東當選人何啟明表示,區選中有一種票叫「仇恨票」。選民因討厭某政黨或候選人,所以特意投對家,由徐子見戰勝鍾樹根的例子可見一斑。但如何成功取得這些「仇恨票」呢?
何啟明說,他每天早上六時便到茶樓與街坊飲茶、打招呼,「坐喺茶樓嘅公公婆婆,絕大部份都係『終極藍絲』,我第一日坐過去,即刻俾人鬧︰『你唔好坐呢度,去第二張枱!』」
建立關係取街坊信任
不過他的對策是「越憎你嘅人,越要同佢講早晨。唔好睇少呢句早晨,好煞食」,「煞食」地方在於能軟化討厭自己的選民。他看到街坊的態度,由最初敷衍回應「早晨」,到成功打開話題,最後更獲得他們選票。
主持李慧玲問地區工作會否感覺似「阿四」時,楊彧指與街坊建立關係,取得信任是十分重要,有信任才能動員街坊支持其他議題。
何啟明更認為所謂的「瑣碎」工作,背後理念是讓居民求助時,第一時間想起自己。有街坊曾向他求助︰「一位中年女士唔敢處理家中嘅死老鼠,自己惟有硬着頭皮,用膠袋執起佢。」
放下身段為居民服務只是第一步,「再教佢哋點樣避免老鼠再嚟,例如要搞好大廈清潔,要成立法團。」何認為協助他們自行解決問題,亦是一種社會參與。
■記者伍佩施
星期一至五黃昏6時直播
《壹錘定音》收睇/收聽方法
1:手機App
《蘋果動新聞》手機App右上角有【壹錘定音】icon,一按即聽;按左上角icon,彈出【壹錘定音】選項,一按即睇。
2:網頁
http://www.hammerout.hk/
直播PHONE IN:
2992 3333
WhatsApp 留言/報料:
9132 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