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足英雄part16:北上先驅忠告 捱得苦抵得悶吳偉超:港腳是外人 - 曾雁平

港足英雄part16:
北上先驅忠告 捱得苦抵得悶
吳偉超:港腳是外人 - 曾雁平

港足在世盃外兩和國足,多名主力繼而獲中超及中甲球會招手,有機會趕及北上落班的「掘金尾班車」。可是,早就在中國球壇打滾、踢過中超上海申花及杭州綠城、現效中甲天津權健的前港足隊長吳偉超忠告,香港球員在國內是外人,想立足便要付出更多,否則有錢放在面前亦未必有能力拿得到。

早前趁中甲未開季,吳偉超返港短暫逗留見家人,但昨日已飛回天津準備新球季。


在世盃外亞洲區次圈C組暫壓中國排次席,令多名港足主力有機會踏着吳偉超、白鶴、科夫及高梵等港腳步伐,首次或再次進軍中國球壇。在2001年,曾在廣州受訓的吳偉超毅然返回內地發展,從最初地區球隊打起,慢慢「升呢」踢中甲,再轉投中超著名球會上海申花及杭州綠城;就算在球員生涯尾聲,回歸中甲天津松江(現天津權健)依然站得住腳。34歲的他笑言,要打入國內球壇除了努力,還要捱得,也要付出比他人多,才有機會獲得高層認同及重用。

六年前的省港盃,吳偉超(上)帶領港足兩回合贏廣東5:4封王。
資料圖片

掘金不易靠勤操

事實上,過去數年不少本地球員北上落班,如白鶴在港多年後回流中超,亦有入籍兵科夫和高梵,還有已成名的陳肇麒、梁振邦及李志豪等大港腳,連小將方栢倫及李毅凱也試過加盟中甲球會;當中有成功如白鶴、陳肇麒及梁振邦般成為主力,但亦有些只是副選,或連後備也未試過當上。吳偉超指,本地球員到國內落班,首要想的是到底出於甚麼目的:是提升自己水平?還是只着眼於比香港豐厚的收入?他說:「不是放錢在你面前就可以拿到,要靠勤力操練,捱得苦,比人付出更多。香港球員來到內地落班,像是外人,要融入球隊談何容易。」

憑穩健的演出,吳偉超(右)現已成天津權健隊長。互聯網

香港操練如業餘

他認為,北上的香港兵先要有心理準備,因國內球員必有排外的情緒,還要適應內地枯燥乏味生活:「全世界也一樣,要融入球隊才可踢得好,先要配合教練,之後是努力在操練上爭取隊友認同。教練通常只會用隊內最好的球員,但很多球員加盟後無法融入及適應環境,便無法發揮應有水準。」
國內無論中甲或中超球會都有訓練球場,上下午皆操,球員中午在宿舍休息,訓練環境與香港完全是兩回事。吳偉超坦言,球員在訓練之外,其實沒有甚麼事可以做,生活沉悶,但想在較理想的足球環境中打拼便要適應。「香港球員能力及意識不會差,但要提升便得靠訓練。香港球隊的操練不穩定,這天在青衣,另一日可能在跑馬地,就像業餘時代一樣。」

吳偉超(下圖後)和表弟妹把兒時的照片(上圖)翻拍一次。互聯網

代表香港唔衰得

吳偉超續稱:「國內球員可以在操練前先到健身室熱身,之後正規操練個半或兩小時,之後可安排做其他訓練,如傳中及頭槌等,很多額外時間可以練。香港球員如想提升水平,應先解決球場問題,像返工一樣,不可能今天返這裏,明天在另一處。如想加操,但香港球隊沒有穩定的地方讓球員於訓練後休息,每日操兩課亦不現實,因課與課之間沒有休息,效果未必理想。」
他提醒有意到內地落班的球員,時刻要堅持自己是香港球員這身份:「每遇到困難,我便會對自己說是代表香港,時刻要證明香港球員其實有能力國內立足,堅持是運動員的動力。」
他表示,三年前決定重返中甲,比第一次更難,因為已經31歲:「首次北上時沒有包袱,現在有家庭需要照顧。當時的想法是給自己三年時間。現在我的速度不可能與當打時比較,但經驗及判斷力彌補不足,去年續了新約,尚有一年約,暫未想何時掛靴。」
球迷的支持,是吳偉超繼續在球場打拼的另一原因。他現在的目標是助天津衝上中超,至於掛靴後將考教練牌,以便將來向教練工作發展,也想給香港球員一些建議,為有心投身內地的球員,提供多些出路及意見。吳偉超說:「要證明只要有決心,其實行行都可出狀元,就算是香港球員亦可以有好的前途。」記者:曾雁平 攝影:王子俊

吳偉超早在31歲時宣佈退出港足,但也效力了長達10年。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