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錯說話,是所有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會犯的錯,除非是啞巴──看,這也傷害了啞口無言的人;對,最容易出錯,就是用疾病做比喻,偏偏拿人家的病,比喻自己腦袋想到的事,口裏要吐出來的話,又好像是每個人的習慣,幾乎衝口而出,例如你唔出聲冇人話你啞,看,又來了。
某人常常說,某些麻煩人,一旦跟他牽扯上了都會生癬。我屢次跟他說,你知道患牛皮癬、生蛇的人有多痛苦嗎?這話讓他們聽了,情何以堪。某人不服,又是個文青,反駁道:我印象中,西西是第一個用感冒比喻愛情的:失戀就像一場感冒,而且,多年以後才發現,原來一直都沒有痊癒過。感冒似去還復來,十足對一個人的牽繫,中醫會說這是外感存裏,以為好了,可一聲咳嗽,又把思念咳出來了。看,這比喻多貼切生動。
我說,這比喻沒錯是好正,的確好正。但跟癬疥之患沒得比。每個人都曾經感冒過,西西自己也傷風感冒過,在發冷發熱骨痛喉嚨痕癢中,看到所受之苦,原來像失戀,鼻水不斷流瀉之時,也多了一份所謂美麗的哀愁;失戀中人,更驚覺自己小題大作,不過是感冒,有藥醫。所以,大作家沒因此出來道歉,傷風感冒者也沒投訴過。當然,感冒病去如抽絲,嚴重者會引致心肌炎,併發致命的肺炎,也得小心,一不小心又犯了別人的忌諱。
某人說,這實在防不勝防啊。我說,是的,你自己不是患者,才會疏忽、才會損人而便利自己表達。過去處理過一個電台廣告,賣模擬試題考試天書,客戶用誇張法,大喊失禁啦失禁啦,以為很幽默,好正。我比較迂腐,覺得不正,因為這種天書,有違教育的正道,會議中覺得不正到反感以致想反檯的,是家有老人者,失禁之苦,讓他疲於奔命,親睹失禁者丟失了尊嚴,只要換個位置想想,就不會隨口失控了。正如那位蔣氏,若蔣家也有精神科病患者,就不會在議政時發花癲,把受害者拉下水來。
某人說:有人罵反對版權修訂條例者是腦殘,一樣犯了腦部有殘障者的禁忌,誰的腦袋也會有殘障的時候,殘缺的範圍,這樣也忌諱,是否有點諱疾忌醫?
我呸的一聲:你人蠢冇藥醫,諱疾忌醫不是這樣用的。
某人說:哦,你歧視蠢人。我說:蠢不是一種病。而且,蠢人不會對號入座出來投訴,蠢人自知蠢,那也是另一種叻人。真叻人不會認叻。相反,自稱我最叻者,我們會說:人叻冇藥醫。哦,我提到了醫生,就是有病人,拿人家的病逞口舌之快,我收回,我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