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次參賽的學生,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中文名字。在青衣商會小學就讀的吳加加及鄧志明,均是巴基斯坦裔學生,兩人在介紹自己時,都自然地使用了中文名字,廣東話更說得字正腔圓。他們不約而同表示,廣東話並不難學,「係有時作文會難少少」,認為寫作較口語困難。
與途人溝通無難度
今年小學六年級的鄧志明,在香港出生,自6、7歲起便學習廣東話,是本地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他指母親雖然只略懂廣東話,但家裏也盡量以廣東話溝通;至於同校的小六生吳加加則稱,父母均懂得說廣東話,自己7歲起便學習廣東話,也以廣東話作為主要語言,現時外出購物,別人也未有因為其外貌,而特別向她說英語,同樣也以廣東話溝通。
吳加加昨日參與初賽,以廣東話朗誦,介紹學校科目及日常生活,與本地學生相比毫不遜色。她說,學習廣東話與學英語並無分別,沒有特別困難,只是中文作文較難掌握,所以自己雖然喜歡上中文堂,「但英文堂鍾意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