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去匆匆話平路 - 蔣芸

來去匆匆話平路 - 蔣芸

星期一早上,電話中嬌怯怯的女聲,呀,原來是平路,又是兩年多不見了,上回是在孫壠元為紀念她的母親郭良蕙而舉辦的追思會上,台上有董橋、平路和我,我們三位都是因為詫異又不值台灣對郭良蕙這樣一位先進的又有才華的女作家之死訊冷待而出席;如今孫壠元出版了一本「眷村小子外省掛」相信是傳承了母親的教誨接下了寫作的棒子,聽說頗暢銷,良蕙姐在天之靈應很安慰。
雖然和平路見不着面,但仍不時拜讀她的文章,山東女子剛烈倔強的個性,從不人云亦云,每篇文章總有她獨到的見地, 傳媒文化人的本色,敢於言人之所不敢言,讀來很過癮。
今次平路是臨行前才打通了我的電話,連吃一頓午飯的時間也抽不出來已身在旅途了,要飛台北飛美國,相見已是明年的事,想當年她居住南區浪琴園,而我在舂坎角,也算是同路人,有些席散後的回程不是她送我就是我送她,一路上總有說不完的話。
台北派來的公職人員,平路算是唯一和我頗有往來,也因為由她主辦讓人有信心才去欣賞台灣月,人文藝術的色彩大於其他,是為她主持光華文化中心時期的特色,曾在本欄提起她寫的那本香港已成往事,其實香港比台灣更適合她居住,這個城市帶給她的靈感,令她筆下這個碼頭式的城市有了色香味的呈現,時髦女子敏銳的觸覺,對於一個醉心於寫作不斷在大都會采風的女作家,要離開已有了感情的城市總是不捨吧。
後約是訂下了,但不知道行蹤飄忽的她明年台北的雨季裏是否會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