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籽】四年改朝換代 鍵盤戰線去高登化

【專題籽】四年改朝換代 鍵盤戰線去高登化

【專題籽:人言無畏】
被稱為「網絡23條」的《2014版權(修訂)條例草案》捲土重來,成立四年的「鍵盤戰線」又再出動,在立法會門外舉行集會注視二讀發展。隨着成功擱置修訂的一段空白期,鍵盤戰線成員亦改朝換代,接力的新一代成員「滑鼠娘娘」承認組織定位有轉變,會「冇咁高登」。

元老淡出 森麻:參與現實有意義的事

鍵盤戰線創立成員之一森麻,改圖諷刺梁振英像清潔劑清洗網絡上不喜歡的事物。

版權條例修訂,最初由一班網民發現魔鬼在細節。四年前,正值特首選戰前夕,網上惡搞候選人的改圖百花齊放,包括森麻在內一班高登網民也有參與其中,「純粹手痕。第一次改圖時只係覺得身邊有個朋友個樣幾搞笑,就想改佢圖,改改吓發現,公眾人物都可以試吓改。」
凡事起因可以無厘頭,八、九名善於改圖的高登仔聚首一堂,當初只為設計一件冇咁老土的六四T恤。誰知聚會時讀憲報,發現版權惡法,二次創作有機會負上刑責。一旦通過,森麻的工作會變得麻煩,皆因他當年任職設計師,平日工作就要改圖,「當時社會完全不知道這件事,share嘢隨時犯法。既然冇人發聲,我哋又知道,惟有走出來講畀大家知。」
高登仔成立組織,連命名都不忘惡搞。森麻還記得,一開始有人提議改名做「脫毛機」,「擺脫五毛機制喎。」但個名太膠,反惡法要正經,「鍵盤戰線」一名就此誕生,「即係網上一班鍵盤戰士走出來前線咁解。」標誌用鍵盤的F5掣,「係成員阿塗諗,佢話要經常refresh思維。」當年他們於街頭策劃二次創作展覽,又召集本地漫畫家合製漫畫小冊子,無非想向公眾解釋條例有幾惡,結果引起社會各界群起反對,政府態度亦有所軟化,2012年終於擱置有關修訂,及後又增加戲仿等六項豁免,鍵盤戰線先贏一仗。

森麻的改圖作品甚多,對象包括CY(上)和煲呔(下)兩位特首。

改變巴打 號召走出去執膠

隨着條例擱置,加上森麻等多名創立成員各有各忙,他們相繼淡出鍵盤戰線,「但會用自己方式繼續關注版權條例。」今年中創立「網媒」的周融說:「網上嗰班人,基本上好多係社會嘅失敗者。」踩到上心口,亦見其短視。成立鍵盤戰線,確實改變一班鍵盤戰士,他們走出網上討論區,去7.1遊行關心社會政事。2012年颱風襲港令貨櫃墮海,倒出大量聚丙烯膠粒,鍵盤戰線更召集過百名高登仔到南丫島石排灣執膠粒。80後的森麻,除了由設計師轉行做市場策劃,又於幾個網台客串講時事,「可以令平日只喺鍵盤面前的網民走出來社會,參與現實有意義的事。」

鍵盤戰線曾仿效法輪功的「人體示範」,諷刺網絡23條有如屠宰香港創作自由空間。

二零一一年底鍵盤戰線曾發起遊行反對版權修訂,捍衞二次創作。

被指偏激 滑鼠娘娘:我本身幾粗魯

三年後,網絡23條重來,鍵盤戰線亦有別於創立時期,大半班底已換,現時六位核心成員,有學生、設計師、攻讀心理學的博士和法律顧問,但曝光率最高,就是外號「滑鼠娘娘」的鄺頌晴(阿Bi)。
今年19歲的阿Bi,現為港大文學院二年級生,主修哲學及政治。三年前因為文憑試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訪問了當時鍵盤戰線發言人陸冠宇,覺得想法相近,就加入組織,去年起還「升職」成為其中一位發言人。對網絡範疇認識多了,阿Bi透露明年可能會申請到Google或Yahoo作實習,「一直做關於網絡政策的研究,自己日漸對這方面有興趣。」
為何叫「滑鼠娘娘」?其實是無心插柳。去年10月,阿Bi參與版權修訂條例草案公聽會,由於一個團體不能有兩名代表發言人,陸冠宇即時改了一個名為「滑鼠戰線」的組織,好讓阿Bi發言,自此身邊人就叫她做「滑鼠娘娘」,「其實幾尷尬,到這一刻都不太習慣俾人叫娘娘,但我諗個名應該會跟一世,搣唔甩。」
相比以前鍵盤戰線惡搞至上,阿Bi承認組織定位有少許轉變,「可能冇咁高登,以前用搞笑方式表達訊息,如今較正經,例如會寫報告,用圖表讓大家容易理解。」
除了鍵盤戰線發言人,去年考完文憑試,阿Bi開始擔任《熱血時報》網上節目主持評論時政,亦承認自己和熱血公民的本土意識相近,對於外界有人覺得他們偏激,「我本質都係一個幾粗魯、唔係好顧形象嘅女仔,沒刻意隱藏這部份,適當時候做適當事就好。」

因通識功課認識鍵盤戰線,十九歲的「滑鼠娘娘」鄺頌晴,是現屆鍵盤戰線的發言人之一。

主修哲學與政治 對從政有保留

阿Bi主修哲學和政治,去年佔中,她有份參與9月26日重奪政總公民廣場,928又見證警察發放催淚彈,之後幾個月大部份時間都在金鐘留守;剛於區議會選舉又成為首投族,身體力行關心香港政治,不過問到將來會否從政,仍有所保留,「我覺得政治是貼身的,但幾麻煩,進入政壇可能要為自身利益和前路着想,多了很多顧慮,就不能單純為事件着想考慮。」

記者:余 瑋
攝影:梁志永、楊錦文
編輯:李寶筠
美術:利英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