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籽:教養之道】
三年前,卓偉傑(Jacky)兒子卓凱禮(禮禮)出世,他加入了主題公園的演藝隊伍,開始夢寐以求的全職舞者工作。往後每年,逢大時大節他開工逗樂別人孩子,自己兒子卻在家。以為這位31歲爸爸必然心存遺憾,他和太太李欣怡(Annie)卻更着重向禮禮灌輸大節的源起和意義,寧願大講耶穌,讓他從小明白節日不單是吃喝玩樂,爸媽也不一定可以跟自己過。為讓兒子獨立,夫婦獨沽一味,在家中跟禮禮展開「家務課」,代替興趣班。今年聖誕,Jacky雖然照常上班,但他們三小口的天倫樂其實早種心中,又何需於節日特別慶祝?
「的嗒的嗒」摩打聲似的音樂響起,布幕除除扯向舞台兩邊,台下小朋友情緒高漲,一窩蜂擁到前方,拚命跳起要跟「猴子」握手,亦有小朋友不斷手舞足蹈模仿「小魚仙」氹氹轉圈。海洋公園的威威劇場每日上演三場兒童劇,故事圍繞保護海洋的重要。台上飾演魚、龍蝦,猴子和獅子等的演員載歌載舞,孩子固然入神,一眾爸媽亦看得笑逐顏開,拍手和應。主題公園年中無休,幕後日夜苦練雜技和舞藝的演藝員約50位,當中僅10人有子女,包括飾演獅子的Jacky。他們都跟隨公園定下的六天上班制,每天工作八小時,另有一小時休息時間,Jacky不但把握那段私人時間跟其他「動物」排舞,甚至夜裏睡不着及每天清晨起來時,都會自己操練。日復日的演出,相同的角色,眼前人說總會把每場表演視為首演,在台上一彈一跳間仍覺新奇興奮,背後是一份要為孩子送歡樂的使命,也是他自小種下對舞台工作的熱愛。
在家開課 做家務學習自理
念畢中四便踏入社會的Jacky,做過跟車和倉務工人,生活無目標,甚至曾經交錯朋友學壞。他只知道自己從小熱愛演藝工作,享受以掃把作咪,模仿歌手獻唱首本名曲,特別拿手扮周星馳,冷面說笑話。22歲時,他當上早班救生員,下班後報名學跳舞,從此無法自拔地戀上跳舞,Jacky:「舞蹈是藝術,舞者自由自在地跟音樂交流,將感覺送給觀眾,讓我前所未有地投入其中。」往後七年,他每天下班後便趕赴舞室排練,練習至深夜仍不願離開,風雨不改。他當過陳奕迅演唱會的舞蹈員,亦曾在大小倒數活動演出。舞蹈更牽起了他和太太的紅線,Jacky和同樣情迷跳舞的太太一拍即合,三年前結婚,同年誕下兒子。那年,Jacky試考海洋公園的演藝員,一擊即中,「我從沒想過追夢和照顧妻兒不能共存,它們只會成為彼此的推動力,讓我努力工作賺錢,回家後更珍惜和他們相處的時間。」
現代小孩被取笑連鞋帶都不懂綁,Jacky說自己從前亦是個活脫脫的港孩,婚前只會煮即食麵,連電飯煲也不懂操作,現任職政府工作的太太卻相反,生於破碎家庭的Annie十多歲時已懂單人匹馬到街市買菜,然後炮製十人以上的飯餐。Annie:「見他甚麼家務也不懂,讓我明白孩子的自理能力,比任何學術成績都更能決定他一生。」兩口子曾為兒子報名參加為幼稚園入學面試準備的遊戲小組,見兒子未能適應又享受,所以退出。兩父婦不斷寄出幼稚園學位申請表格,當得知只得天水圍家樓下屋邨幼稚園接受申請時,兩人不約而同鬆口氣,無絲毫失望,「有學位已經很好了!」兩人緊張的,反倒是自家開辦的「家務課」,「課堂」天天不定時開始,包括洗菜、洗碗、做饅頭和餃子、替家人擺好鞋子、為自己和家人擠牙膏準備刷牙等等,這些不但是禮禮的學習時間,也成了三小口聯繫感情的珍貴時段。Jacky每晚八時多抵家,便接手替禮禮「上課」,篤信佛教的他偶然會教導兒子國學,讓禮禮隨自己咿咿呀呀地朗讀三字經中「樂經亡、餘可求、有連山、有歸藏、有周易、三易詳……」等語句。Jacky認為我國歷史源遠流長,經典文學藏大智慧,古人思想觀念跟節日源起的故事環環相扣,「我們認為不少爸媽都愛跟孩子講英文,其實中文的基礎不應被忽視。」Annie說。
講耶穌故事 正日不重要
丈夫總在大時大節上班,Annie說自己一點也不寂寞,偶會相約眾媽媽聚會,亦會預備Jacky回家後晚上的聖誕大餐。眼見大家都緊張地安排慶祝節目,這位媽媽大唱反調,希望禮禮長大後,不要認為父母在大節日時總會陪伴左右。他們甚至早想好即使孩子將來要求,Jacky亦不會特別請假,讓禮禮知道家人間是需要互相遷就,凡事不會隨自己心意而行。聖誕節將至,夫婦最近就常跟禮禮說耶穌在馬槽誕生的故事,盼終有一天他能明白所謂節慶的正日並不重要,它們的起源才是應要具備的常識。
下午三時正,Annie帶禮禮來到海洋公圍「探班」,三歲孩兒甚抗拒毛茸茸的獅子爸爸,在媽媽半推半哄下,勉為其難親了親這隻會叫自己名字的「獅子」。Annie從電話尋來禮禮對上一次探班、還是手抱孩兒時的合照,感慨時光飛逝。「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錯過了禮禮成長中的任何一刻,未能和他過節實在不如想像般嚴重,我重視的是大家相處時的時光。」Jacky看着認不出自己的孩子,跟太太笑作一團地說。「的嗒的嗒」的音樂再次響起,「獅子」在台上俏皮地亂跳,眼光一直盯着台下的禮禮,畫面窩心又溫馨。
記者:許 政
攝影:伍慶泉
編輯:陳漢榮
美術:吳子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