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古巴破冰一年,外交、政治和雙邊合作上進展不少,但在商貿上非常緩慢,具體成果幾乎看不見。
美古復交這一年最富象徵性成果,無疑是兩國互相重開大使館,另外亦同意恢復直郵的先導計劃、簽署兩項環保合作協議,亦就人權問題展開高層會談。古巴在革命後沒收美國資產,以及古巴稱在貿易禁運蒙受損失的索償,亦已展開談判。
相比下,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年前預視美國旅客到古巴使用美國信用卡、美國公司向古巴廣泛出口貨物的願景,至今進展極微,出口古巴的貿易只有約100宗,只有美國電訊商簽署漫遊協議、Airbnb在古巴有限度營運等寥寥可數成果。古巴民眾埋怨不見美國貨,美國公司到古巴談生意大計,也只見官僚在拖延。
分析指美古經貿進展慢,首要阻礙是美國貿易禁運未撤,很多銀行怕違法,連合法的古巴相關交易也封殺,美國監管當局對商家申請批准也常出現混淆和拖延情況;第二大障礙是古巴政府表面歡迎外國投資和私營部門,實卻擔心兩者令革命成果付之一炬,所以入口美國貨,仍要過國營進口機構官僚一關。
古巴人生活未改善
古巴出生的眾議員羅斯─萊赫蒂寧,早前見奧巴馬時指古巴民眾這一年生活無甚改善,人權反而差了,批評奧巴馬讓步換不到甚麼。奧巴馬卻叫她耐心等,強調開放美古關係不是讓步,而是推動美國利益。
美國《紐約時報》/美聯社/英國《經濟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