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前晚宣佈向台灣出售總額為18.3億美元(下同,約141.8億港幣)軍備,為馬英九任內第四次。中國外交部召美駐華使節交涉,警告將制裁有關美企。台灣朝野對白宮決定表示歡迎,認為利於地區和平穩定。澳門軍事評論員黃東認為,這次軍售武器屬防禦性,對解放軍不構成威脅,主要體現美台同盟關係,北京不必過度緊張。
美方此次對台軍售是馬英九總統任內第四次、奧巴馬上台後第三次,交易一年前已通過美國國會,白宮延至今才批准。方案可望1個月後正式生效。有關交易包括兩艘「佩里級」導彈護衞艦、兩棲突擊戰車、肩扛及車載反坦克導彈、方陣密集快炮,以及戰術數據鏈路系統等,總額18.3億美元;但交易案無台灣極想購買的F-16戰機等。
馬英九任內第四次
2008年馬英九上台後,美國曾三度對台大規模軍售,分別是2008年10月的64.45億美元(約499.6億港幣)、2010年1月的63.94億美元(約495.6億港幣)和2011年9月的58.5億美元(約453.5億港幣)。相比之下,這次金額最少,且軍備的檔次也遠不及前三次。台灣總統府坦陳,馬英九任內平均每年軍購金額,超過前任陳水扁及李登輝。
台灣朝野對此次交易獲批表示歡迎。總統府發言人轉達馬英九回應,對美國多年持續履行《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等安全承諾,提供必要的防衞性武器表達感謝。台國防部稱,有關裝備可增進台方艦船防空與制海戰力。台外交部稱有助聯繫兩岸和平穩定。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皆表示,此舉是美國支持台灣防衞自主。
美對台售武一如既往招來北京反彈。中國外交部當晚召美國駐華大使館臨時代辦李凱安交涉,副外長鄭澤光指美方向台售武違反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決定採取必要措施,包括制裁參與此次出售武器的企業,其中製造商包括雷神公司、通用動力等。
展示台美同盟關係
澳門軍事專家黃東對《蘋果》稱,這次美國對台售武,無論數量或質量都屬純防衞性,不值北京惱怒,兩艘導彈護衞艦是三、四十年前的水平,買回來後艦載武器還要大改;兩棲戰車、反坦克導彈等,也是美軍早已裝備產品,解放軍完全看不上眼。「這次軍售與其說是提升台灣抗大陸能力,不如說展示台美同盟關係更合適」。
台灣《蘋果日報》/《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