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培養跑步興趣,但一直做不到。每次下了很大決心去跑步,但開跑幾分鐘便上氣不接下氣,馬上放棄。
這天在書店看到一本教人用「超慢速」跑步的書,作者梅方久仁子。作者本來也是那種跑幾步就氣喘的人,後來放棄對快速的要求,用讓自己覺得舒服的速度去跑步,終於成功完成人生中第一個1000米。「原來我也可以做這件事」給了她很大的鼓勵,從此開始跑步生涯。現在的她,已經可以完成馬拉松了。
作者的成功也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我嘗試用龜速跑步,完成了3000米。很振奮!
生活中很多簡單的哲理,往往被我們忽視,欲速則不達,就是這樣淺顯的事實。用龜速跑步,不累,所以沒有壓力。說來好笑,以前逼自己去跑步,生理上其實是抗拒的,去到樓下,如果見到下雨,會很開心地回去。現在則一有時間就心思思想去跑步,相信三、五、七年後,我也可以跑馬拉松。
日本人是那種在生活中每一件小事都能悟出道的人,也是那種把人生中最微不足道的小事當成事業去經營的人。不知道吳克儉日閱一書,有沒有看過一本教人用超慢速跑步的書呢?如果無,我誠意推介給他。如果他沒有悟性,我不介意教他怎樣看這本書:人生路與仕途一樣,如跑馬拉松,欲速則不達。他這種質地的人做局長,就是跑得太快的反面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