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保利達(208)旗下樓盤澳門「海一居」爆「爛尾」危機,隨時面臨業主追討高額賠償。由於項目發展限期,將於12月25日到期,澳門政府表明會依法處理土地,而保利達亦準備與政府打官司。有分析員預計,官司可能拖延甚久,勢困擾股價表現,不宜撈底。
記者:岑梽豪
澳門海一居原預計今年內落成,但項目去年8月才開始動工,而保利達早前已將交樓時間,推延至2018年。惟地皮發展限期將屆,而政府亦堅持依法處置土地,意味着項目很大可能被收回,業主猶如買入爛尾樓。近期已有多名業主向保利達、政府示威,甚至要求中聯辦介入。
九建股價受拖累
保利達則指摘政府審批圖則太慢,阻礙工程進度,而今年申請延長限期,亦一直未獲批准。同時,集團聲言會與政府對簿公堂,以釐清責任誰屬,發言人截稿前未回覆查詢。保利達股價受事件拖累,近期持續尋底,自12月初累挫17.2%至昨日0.77元。九建(034)持有保利達逾73%股份,股價下跌7.2%至8.23元。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當事件涉及官司後,難以預測最終結果,萬一保利達輸官司,賠償金額會相當大。「雖然保利達及九建股價已下跌頗多,但前景不太樂觀,不知哪個水平才是底部。」他指出官司未知需時多久,即使日後事態未有太多進展,亦難以推動股價回升。
項目累售3,000伙
位於黑沙環新填海區的海一居為商住項目,保利達在90年代初獲批發展權,發展限期定為25年。項目可建樓面面積為69.76萬平方米,共提供5,220個住宅。然而,保利達獲地皮後,遲遲未動工,並於2010年時已開始銷售樓花。當時廣告標明今年第3季入伙,而項目之後聲稱累售逾3,000伙。
澳門2013年頒佈新土地法,任何項目或土地,在限期前未落成,政府為免地產商囤積土地,故有權收回且不需要賠償。特首崔世安日前稱,會依法處理今次事件,並成立專門小組研究今次事件,是否可以定性為公共利益,並已就目前情况擬定解決方案。假如今次政府決定收回土地,保利達可能要向業主,賠償雙倍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