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面對身體機能不停衰退的恐懼,患肌肉萎縮症的阿國曾經感到絕望,壯年發病的他,過去15年間肌力不斷退化,更難堪是妻子離他而去。在人生低谷時,憑至親家人無盡關懷,讓他重新振作,克服心中恐懼,勇敢走完餘下人生路。最近他獲配公屋,準備於2016年,迎接人生新一頁。
記者:陳達浩、劉秀蘭
54歲的阿國,家有五兄弟姐妹,他排行最細,二哥於36歲時發病,獲妻兒扶持過度低潮。阿國沒想到竟會步二哥後塵,兩兄弟被同一疾病折磨。
2000年,39歲的阿國在機場做清潔工,有日突然手腳痹痛,往醫院求診,經多重檢查竟確診患有肌肉萎縮症。由於頸椎壓住神經線,經醫生評估不宜做手術。阿國指當時仍可走路,但兩年後肌力漸差,要用拐杖輔助,每行半小時便要休息,更曾多次跌倒送院,他指當時活動能力僅餘七成。面對肌力退化,無法工作,失去經濟和自理能力,人生跌入谷底。
2003年,沙士襲港,那年妻子向他提出離婚,他說1994年與做酒樓傳菜的妻子結婚,婚後未有兒女,想不到一起走過9年,妻子竟在他最需要支持時離去,只有無奈接受,「難過梗有,但唔想拖累佢。」最終二人和平分手。其後,他返家與年老父母同住,互相守護。
由於肌力退化程度無法預測,阿國憶述當時每日活在恐懼中,不知身體機能退化到甚麼程度。他形容當時人生跌至谷底,曾想過放棄,但看到父母全力支持,他決定勇敢面對。他積極參加不同傷健組織,結識同路人,得到病友的慰解支持,感受別人關懷,也感受到愛的存在。
現時阿國雙腳已不能走路,須坐輪椅代步,左手僅可拿起輕盈物件,上落床及沖涼也要人幫忙。他現時最擔心食道肌肉會萎縮,屆時要插喉,十分辛苦,他指若心肺功能變差,便用氧氣機。所以,現時不斷做物理治療和簡單運動,鍛練僅餘的肌力,不讓它提早退化。
阿國本與父母同住,但他要坐輪椅出走,舊居狹窄不方便,近日獲配公屋,可有較大活動空間,而社署也批准他申請外傭照顧,面對人生轉機,阿國衷心希望在2016年展開人生新一頁。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派出關顧主任了解「阿國」的需要後,得悉他無力負擔新居基本家具及電器的費用。亟待善長發放愛心支持「阿國」,讓他重過新生活。
「阿國」暖流編號:C4035
網上捐款: http://bit.ly/applecharity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23076307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862782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基金facebook專頁: http://bit.ly/facebook_adcf
蘋果基金YouTube頻道: http://bit.ly/youtube_adcf
蘋果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東亞銀行(往來戶口):015-514-68-01678-5
如捐款至指定個案,請於入數紙/支票背面寫上其捐款編號,然後電郵/傳真/WhatsApp訊息/郵寄予本基金。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於一九九五年成立,乃根據《稅務條例》第88條獲豁免繳稅的慈善機構。基金除接受市民捐款外,《蘋果日報》亦捐出1%盈利予基金,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和資助有意義的社會及教育活動。基金一切行政費用由《蘋果日報》支付,善款的一分一毫,將全數用於受惠人所需。「蘋果日報慈善基金」務求按照捐款人意願,把善款送交指定受惠人。然而個別受惠人可能因長期離港及搬遷等情況以致失去聯繫,甚或受惠人已經逝世或拒收捐款,有關善款將撥入基金作其他慈善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