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健籽】唔郁變孱 揸車都危

【科健籽】唔郁變孱 揸車都危

【科健籽:趣味科普】
阿媽教落,人搖福薄,但周身唔郁原來好危險。之前站立工作間大熱,指站着工作比坐着理想。但英國Exeter University運動與健康科學系學者Melvyn Hillsdon根據最新研究說:「任何固定不動、能量消耗低的姿勢,無論是久坐還是久站,都可能有害健康。」不少港人搭車返工,每日至少七八小時維持同一姿態,放工又不做運動。長此下去,小心積勞成疾。

齋坐唔郁,有機會積勞成疾,唔死都一身孱。科學家提出,長期靜止的姿勢,可抑制體內酶(一種生物催化劑)的活性,令好膽固醇(HDL)減少,並增加胰島素抗性。胰島素是一種激素,幫助食物中的糖份進入細胞,為身體所用。當身體組織對胰島素反應不足(抗性),葡萄糖便無法正常進入細胞,會增加多種疾病的發生率,如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冠狀動脈心臟病等。更有學者指出,久坐會增加癌症風險,如大腸癌,以及卵巢、子宮內膜、前列腺等生殖系統的癌症。

每周駕車十個鐘 死亡風險增三成

不論久站還是久坐,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都可引致「肌筋膜疼痛症候群」(Myofascial pain syndrome),俗稱肩頸痛。頭頸及上背肌肉長期緊繃,會導致肌肉纖維痙攣,影響血液循環並引發疼痛。這些痛楚不限於一點,如果按壓肌肉繃緊帶上的「肌激痛點」(hyperirritable spot),或會誘發區域性痛楚,這現象又稱為「引傳痛」(reffered pain),情況就像放煙花,一點爆炸,星火四散。經常周身骨痛、按摩成癮的朋友,可能試過被按摩師隔山打牛,按一穴,頭、頸、肩、背等部位同時感到痛楚,若經常如此,更須提醒自己要不時動一動了。
返工、看電視坐得久影響健康,算合乎常理,但揸車唔覺唔覺,原來都影響命數。美國醫學研究計劃Cooper Center Longitudinal Study自1982年起,展開橫跨28年的調查,研究3,141位平均年齡為45歲的成年人,每周駕駛與看電視的習慣,並為他們進行體能測試,評估BMI、血壓、血糖、膽固醇等健康指數。資料收集於2010年終止,其中581人已過世。研究顯示,每周花十小時以上坐在車廂,死亡風險增加27%。身體越健康的人,死亡風險相對低,但孱弱的人如果減少坐車時間,也會降低死亡風險,但看電視則沒有明顯增加死亡風險。研究人員解釋,在車廂中,人幾乎不會有大動作;看電視的時候,反而可以一心多用,隨意移動。

校鬧鐘定時伸展防久坐

久坐的問題,在西方國家已受到廣泛關注,甚至有專門組織Sedentary Behaviour Research Network(SBRN),負責收集各國專家研究,增強公眾認知。香港人每日返工,來回車程閒閒哋兩小時,在辦公室的時間,一般八至十小時不等。自問坐多過瞓,不妨參考一下SBRN的專家意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Dr. Benjamin Gardner做過一項研究,評估38種防止久坐的方法,當中有23種管用,例如記錄坐着的時間(嚇吓自己)、訂立目標限制坐着的時間(每半小時伸展一下)、設定提示提醒自己久坐(校鬧鐘)。無論坐還是企,以上方法對預防長期維持同一姿態,都行之有效。

超過85%香港人
表示有肌筋膜疼痛症狀

資料來源:健衡物理治療及專項訓練中心

看1小時電視
糖尿病風險↑3.4%

資料來源:《Diabe tologia》

每周坐23小時(相較每周坐4小時的人)
心血管病↑82%

資料來源:《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 & Exercise》

每周駕駛10小時
死亡風險↑27%

資料來源:《BMJ Open》

三招避免久坐

1.記錄坐的時間
2.每半小時伸展一下
3.定時提醒自己勿久坐(校鬧鐘)

參考資料

RichardM. Pulsford, and others(2015)“Associationsof sitting behaviours with all-cause mortality over a 16-yearfollow-up: the Whitehall II study.”
Gardner,Benjamin; and others(2015)“How to reduce sitting time? A review of behaviour change strategies usedin sedentary behaviour reduction interventions among adults.”

Kerem Shuval, and others(2015)“Independentand joint effects of sedentary time and cardiorespiratory fitness onall-cause mortality: the Cooper Center Longitudinal Study.”
周立偉(2013)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系博士班論文:針灸遠處取穴治療肌筋膜疼痛症

記者:彭海燕
編輯:陳穎欣
美術:楊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