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金管局副總裁余偉文,再就外滙基金的長期增長組合(下稱長期組合),回報表現如何評估,在該局專欄《滙思》發表下集「解畫」文章,並暗示未來回報,難望再像過去7年處於雙位數年率的理想水平。
他指出,長期組合自09年開展投資至今,投資表現仍維持雙位數字的內部回報率(由成立至去年底錄得13.5%的回報年率),但天時地理因素對投資回報都有重要影響,假若長期組合是早在06/07年,資產價格處於高峯期時開始投資(而非09年資產價格處於低位時進行),當泡沬爆破後,該組合的短中期表現,便會受到拖累。
余偉文表示,現時市場資金過度充裕,造成私募股權與海外房地產投資者眾多,僧多粥少情況下,投資項目競爭激烈推高資產價格,變相令回報預期降低,加上近數月,環球經濟及金融市場不穩因素增多,資金流向、利率、滙率及資產價格充滿變數,故經歷過高增長期的長期組合,「未來的回報可能回到較平穩但可持續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