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入魂】鋼琴家郎朗:學琴應先嘗甜頭

【音樂入魂】鋼琴家郎朗:學琴應先嘗甜頭

「我很難受,我不練的話,我的手很癢,你知道嗎?」天才鋼琴家郎朗即使經常瞬間看地球,走遍多個國家表演及出席活動,忙到水都唔得閒飲,仍然堅持每日練琴,而且樂在其中。對比現代小朋友,他幸福多了,因為他真心喜歡彈,想當年並非被家長逼學樂器報名校的小朋友。他認為家長要讓小孩感受到彈琴的樂趣,不當苦差,必須讓他們「先甜後苦」。 「我小時候是看Tom & Jerry《貓和老鼠》卡通片,看到貓彈琴才喜歡音樂。我又看了很多好音樂家演奏,讓我覺得當鋼琴家是世上最棒的工作。」或許香港的家長都太功利,忘了音樂不應是入學的工具。他又以烹飪來作比喻。「一來就教你怎樣做,你可能連食物的樣子都未見過,肯定做不好。你一定要先吃一頓好的,體驗一下嘛。」

他最近努力練琴,準備明年一月在紅館舉辦音樂會。曾在法國凡爾賽宮等都表演過的他,也想嘗試在一些「估你唔到」的地方彈奏,例如馬路和天橋,「在天橋上彈 聲音都能傳挺遠的。」他還憶起自己曾在船上彈琴的經歷,「自然而然就動了,我都不用自己動。」說起動,他表演時渾然忘我,有網民批評他「動」得浮誇,有點造作。他說他不覺這是誇張,他是要呈現當下「真實的感覺」。過了一會,他幽默地說:「這些人呢,我有一天專門做一場音樂會,送給他們作為禮物,請他們來免費看。」笑對批評,因為對他來說最重要是彈出美妙琴音。「不管是讚美或是批評,我明天還得要去音樂會表演,繼續走自己的路嘛。」

兩歲,一齣卡通,成就一個知名鋼琴家,這是自然而然的事。香港小朋友幾乎全民皆學樂器,可是香港的音樂家數目卻遠低於此。學習前能否先嘗郎朗講的「甜頭」,發掘樂趣,可能真的能把「苦果」逆轉。

郎朗音樂會
日期:22/1

記者:葉青霞
攝影:劉永發

郎朗說練琴的確有枯燥之處,但只要能彈出樂章,只少也不會讓小朋友太苦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