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第三季業績遠差過市場預期的Prada(1913、普拉達),昨開市後股價一度大瀉16%,最後收報24.75元,創上市以來新低。在歐洲接連受到恐襲令旅客減少、環球金融市場動盪的陰霾下,分析員看淡Prada前景,料該品牌第四季業績勢繼續受壓。
記者:鄭柏齡
昨日一開市Prada股價即急跌,午市曾低見22.4元,最多挫16%;尾市跌幅雖收窄,惟仍跌近7%至24.75元收市,創2011年上市後新低,市值全日蒸發超過47億元。
累跌44%跑輸全行
公司日前公佈第三季業績,除歐洲及日本外,其他市場收入全線下跌,中、港、澳地區生意急跌26%,為年內最大單季跌幅;由於節省經營成本未果,拖累該意大利品牌純利大跌38%至4,600萬歐元,差過市場預期三成。期內Prada存貨亦按年大增29%,為來季清貨添壓。事實上,Prada及旗下另一品牌Miu Miu,上月底剛在本港進行半價清貨,令市場錯愕。
大部份投行對Prada季績感失望。瑞信指,來季前往歐洲旅客數量,勢因巴黎恐襲減少,競爭環境激烈逼使名牌減價,加上全球零售業氣氛低迷,估計Prada第四季收入難見起色。該行予其跑輸大市評級,目標價進一步降至22.4元。
年初至今,Prada股價已累跌44%,成為同行中表現最差的奢侈品零售股。競爭對手如LVMH、持有Gucci的Kering,年內股價分別上升12%及跌3%。表現同樣欠佳的Burberry,股價則累計下跌28.8%。
Prada管理層前晚在投資者電話會議上指,明年將緊縮成本,計劃全年僅新增10間分店;又表示會「優化」現有分店網絡,包括明年初起於分店內,安裝無線上網設施,兼改善客人購物體驗;另外,不排除關閉中國區分店,但強調不會大規模關舖。
估值仍然高於同業
Prada管理層亦透露,將拉近歐洲及亞太區市場產品的差價,現時歐洲區售價分別較中國及香港便宜35%及10%,公司目標把中國與歐洲差價,縮窄到10%至15%內,管理層不願透露會否調低中國區售價,只表示會在歐洲加價以解決問題。
雖然股價「插水」,惟以現價計,2016年Prada預測市盈率約20倍,仍然高過不少奢侈品同業。現時Burberry預測市盈率只有14.5倍,LVMH及Christian Dior分別只有13倍及1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