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少認識不少替中國公司打工的香港朋友,以人民幣出糧,面對人民幣踏上貶值之路,自然親嘗其慘,紛紛嚷着要找理財產品抗貶值。在朋友N提點下,赫然發現「餘額寶」、「理財通」等中國互聯網金融工具已悄然開放予香港人使用!看來中國科網公司已看準時機,率先將Fintech(金融科技)引入香港,挑戰本港銀行吸人民幣存款。這類互聯網金融產品一直只限中國居民使用,但本欄獲悉此服務自上月起開放予香港人使用,用戶只需持有回鄉證且在大陸銀行免費開戶,即可以投資餘額寶。
持回鄉證可內地開戶
十一少本着好奇心,在支付寶手機app上向餘額寶注資,發現餘額寶果然已向港人「解禁」!過程簡單直接,而成功轉賬後,app介面顯示最快在兩日後便「收益到賬」。但留意返,用戶除了要同意《餘額寶服務協議》,還要「承諾在大陸工作或生活滿一年」(雖然支付寶似乎無法得知這承諾最終兌現與否……)。市場一直有傳螞蟻金服擬推出港版餘額寶,但據悉金管局早前向支付寶設下條款,要求支付寶在本地設立貨幣基金才放行,但經支付寶評估過後,在香港設立貨幣基金不划算,且年化收益率不及內地產品吸引,最終決定變陣讓港人直接投資內地版餘額寶。
以餘額寶為首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去年在內地走紅,比起在銀行做定存更方便,也更受年青一代歡迎。這款由馬雲旗下螞蟻金服推出的產品,概念是要用戶把支付寶的餘額作出增值。美其名把資金轉入餘額寶,其實即是購買馬雲旗下天弘基金所推出的貨幣基金,以獲得收益。賣點是餘額寶內的資金還能夠隨時用於網購支付,靈活提取。餘額寶背後的天弘基金,截至今年9月底基金管理規模已逼近萬億達9,678億元人民幣。
餘額寶的威力龐大,在內地金融市場引起極大迴響,推出之初息率高見6.7厘,搶走不少銀行存款,而傳統銀行為求保住存款,四大國有銀行一度更聯手打壓,將支付寶的每單支付限額大幅度下調。及後騰訊(700)、平保(2318)、京東等公司也陸續推出類似產品,而據了解,港人現時可透過灰色地帶投資騰訊理財通內的金融產品。
但隨着中央多次減息,這類理財產品的息率已大不如前,今年上半年回報率僅徘徊在4%左右,其後息率更幾乎只跌不升。但回報仍較四大行吸引,最近四大行一年期回報只得1.75厘,而餘額寶的回報則有約2.75厘。
官媒《人民日報》早前發表文章,形容香港的金融落後,八達通比不上支付寶、微信支付。港府為了趕上經常掛在嘴邊的國際標準,財經事務及庫務局最近也成立金融科技督導委員會,研究拓展金融科技市場。但今次被內地企業搶飲頭啖湯,港府看來也只能後知後覺,要支付本土科技創新,要不先推出一個「Fintech 23條」,用官威保保面子吧?
十一少
https://www.facebook.com/11mister
本欄隔周三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