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不成錢作怪 - 左丁山

環保不成錢作怪 - 左丁山

十二月十日本欄寫「低油價害環保」,提及油價大跌之時,煤價同時受壓,兩者成為便宜燃料,令發展中國家人民更難捨棄石化燃料,改用環保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及風電。
假如北京及新德里兩大國首都一齊宣布禁止燒煤炭,以改善空氣質素,你估需要幾多錢先至掂?中國政府或者可以拎得出,印度政府就一定無能為力,唔向美國日本歐盟伸手求助唔得,咁嘅情況下,相等於叫捱餓農民唔好食麵包,改吃奶油蛋糕。環保之理想與現實有距離,關鍵在於一個「錢」字,經濟學家有一個辦法改變消耗石油煤炭嘅習慣嘅,就係向石化燃料徵重稅(例如香港之汽油稅),將日用石化燃料抽消費稅50%,逼高價格,或甚至將汽油價煤價與太陽能發電掛鈎,如果油煤價加稅之後一定要高於太陽能價百分之二十或以上,人民仲唔捨棄油煤?
不過,以上係經濟學,講政治學就可能死得,以前印尼,台灣,都試過降低燃料津貼優惠,咪即時引起民憤,印尼有反政府大示威囉,減少津貼已經艱難,何況向石化燃料徵重稅?美國汽油價格便宜過香港油價好多,但有邊個總統及州長夠膽向美國人民宣佈徵收汽油重稅?事實上,紐約時報曾有報道,全世界各地政府加埋,向人民提供之燃油津貼(subsidies)嘅銀碼總額,遠遠高於各國政府用於應付氣候轉變之總預算,可見所有國家都係口不對心,當權政府為咗選票(中國政府為了維穩),對最大環保問題不敢對症下藥。本港環保團體亦是如此,每逢本港兩電加價,環保團體咪又鬧埋一份!民粹之反應好多時係打垮理性分析嘅。
一位近年在內地大舉投資嘅朋友個零月前向左丁山呻過,內地市場近乎死寂,令佢越嚟越驚,都幾後悔點解見到李嘉誠在內地出貨之時,自己竟然逆其道而行之,左丁山唯有安慰佢,香港只有一個李嘉誠。呢日內地有媒體報道:「李嘉誠回來了?」原來係長和集團入股一個新加坡投資公司買入上海寫字樓大廈,斥資60億元,長和佔低於10%,咁都要講大佢,顯見內地媒體有啲心虛咯。又有一位校友來電留言:「國內工廠財困嚴重,煤是最便宜的燃料,政府要體恤,要全面控制,難矣!」在經濟困難時刻,講環保係唱高調啫,巴黎嘅世界氣候轉變峰會難以有具體成果,就係咁解,歐美有意與79個國家組織氣候聯盟,唔叫中印加入,亦主要係講錢失感情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