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人物:「盲」「聾」騎士組隊無畏破風行善

八方人物:「盲」「聾」騎士組隊
無畏破風行善

你代我眼看前路,我為你耳聽八方。由視障及聽障人士組成,「猛龍長跑隊」致力參加各項慈善運動賽。今年隊伍首度從「步兵」轉戰成「騎士」,參加下月中環舉行的慈善單車馬拉松,冀乘雙人單車於5分鐘內挑戰2公里比賽,做善事之餘兼推動綠色生活。
取「盲」及「聾」諧音,猛龍長跑隊於2011年成立,以運動鼓勵殘疾人士面對困難,由全馬比賽到毅行者,幾乎所有慈善長跑都可見到他們蹤影。今年他們應邀參加單車馬拉松,首次從腳踏實地走上單車座。
隊伍創辦人、13歲起完全失明的註冊社工莫儉榮(Kim)表示,視障者與聽障者溝通存在困難,「試過佢去廁所去好耐,我叫又聽唔到」,因此在參加不同運動前都各有溝通方法,如長跑靠拉繩引導,行山就要捉緊背囊。在雙人單車上,聽障者負責坐前座看路,他則在後座以雙耳留意四周情況示警,「好似拍膊頭即係減慢,捉手臂就要停。」

在雙人單車上,有聽障的Anna坐前座看路,失明的Kim在後座耳聽四周。許頌明攝

「失視聽力但無失毅力」

坐前座的張濤(Anna)3歲時因高燒打針而失聰,認為踏雙人單車在溝通上比帶領視障者跑步更難,但經過互相鼓勵及溝通,有信心可順利完成賽事。
作為隊中的健全人士,曾在社福機構做義工的梅偉昌(Morris)角色任重道遠,因懂得基本手語而成視障者及聽障者的溝通橋樑,協助制訂溝通方法,但比賽往往有突發情況,因此更需要健全者隨時候命。
猛龍隊今次將派兩組成員參加2公里名人邀請賽,Kim稱經過數星期練習,預期可在5分鐘內完成,形容情況就似負負得正,「我哋雖然失去視力但無失去視野,失去聽力但無失去毅力」,殘疾人同樣可貢獻社會。他指日後或將距離陸續增加,為二項鐵人賽打下基礎。
維特健靈慈善單車馬拉松將於下月24日於中環龍和道舉行,比賽收益將捐健靈慈善基金、香港小童群益會、香港女童軍總會、香港卓護義工協會及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
■記者佘錦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