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遍17國 較落選者壓力大民選國家領袖短命2.7年

研究遍17國 較落選者壓力大
民選國家領袖短命2.7年

領導國家要先天下之憂而憂,容易衰老也許在所難免,有研究指一眾民選總統、總理與首相的壽命,跟選舉落敗者平均短命2.7年,相信是壓力大所致。
研究以1722年至今,美加英法德等西方17個國家共279位民選領袖、以及被他們擊敗的261名落選者做對象,比較兩組人選舉後壽命長短,發現撇除他們當時年齡和預期壽命因素後,勝選領袖們的壽命平均較落選者短2.7年。

頻吃垃圾快餐減壓

以美國為例,總統們在最後一次參加大選後普遍多活12年,落選者則活上19年,即使考量當選者普遍較落選者年長的因素,前者仍較後者少活5.7年。領袖的早死風險亦較落選者高出23%,研究結果在《英國醫學期刊》聖誕刊發表。
除了憂國憂民壓力大,領導研究的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杰納相信,跟領袖們重視國家大事多於正確飲食與運動習慣有關。他以美國前總統克林頓為例,指他正因壓力而頻吃垃圾快餐(圖),「如果世界和平,他的習慣可能大不同。」克林頓卸任後做過心臟搭橋手術,後開始減肥及茹素。

過往都有不少關注國家領袖壽命的研究,但論規模不及今次。美國伊利諾伊大學教授奧利尚斯基2011年的研究,指美國總統的壓力雖或令他們早衰老,加速生白髮和出皺紋,但發現大部份總統壽命都較普遍國民長,相信跟他們受過高等教育、富裕、較容易得到醫療資源有關。
奧利尚斯基欣賞杰納的研究規模,但認為研究忽略遭暗殺之類衰老以外死亡因素,猶有不足。杰納亦承認研究結果放在其他國家不一定適用。
路透社/美國《紐約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