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合謀定價通常涉及行內私底下的秘密協議,參與者若齊齊封口,競委會要搜集證據會非常困難,只能靠告密者舉報及頂證,競委會亦以豁免罰款來鼓勵舉報。但此機制效用成疑,因為做二五仔仍需承擔不少風險,如難以在行內立足,及若涉其他違法行為仍需承擔法律責任。
需自行承擔風險
競委會的寬待政策規定,主動向競委會舉報合謀定價的參者與或機構,到日後就個案進行起訴時,可豁免被競爭事務審裁處罰款,但只適用於法例生效後的首名舉報者。
但合謀定價多涉及一些高度集中的行業,行頭較窄,二五仔日後未必能夠再在行內立足,需承擔職業風險。有資格成為二五仔的人,通常是公司高層,有關僱傭合約一般都訂有條款,禁止向外洩露公司機密,並舉報造成生意損失,或會向舉報者民事索償。律師黃國桐表示,若成為二五仔舉證,導致自己公司或其他合謀者有經濟損失,因所舉報的行為屬於違法,以後損失一方將不可以此為由進行索償。不過,若在舉證期間發現二五仔當中其實有違反其他法例如刑事罪行等,二五仔仍有機會上身,除非再轉為控方證人協助調查,以換取刑事豁免。
■記者麥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