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量度快樂 - 林夕

如何量度快樂 - 林夕

英國專家研究快不快樂跟健不健康長不長壽,結論是,醫學上暫時無法證明有直接關連。有專家質疑,這次研究模式,純粹依賴參加者自我評估,不夠準確。
當然,人心難測,就憑填寫一個報告,回答一些問題,就可以打分數的話,是有點兒戲。你快樂嗎?有時連自己都給瞞騙過去,更何況對外人一錘定音?基本上,大家都鼓勵正能量正能量,要公開承認我很抑鬱,我很悲傷,或者在問卷上,自報活得非常不快樂,即是親手把自己打入人生失敗組,與面子攸關,可能打了折扣。
跟知根知底的人,結果可能又不一樣,不但有病呻吟,心裏但凡有一點點病,很樂意放大誇張,牢騷可以惹人關注,索取關懷。一直好好的,就好像沒有人會特別重視你,快樂得比較孤獨,反而比不上一群人,經常以牢騷相互取暖,同病相憐,不快樂得比較痛快。
人之常情如此,但慘情人也不能慘過別人太多,一見面一通信,就是苦大仇深,時不時半夜泣訴,長貧難顧,也會趕客。有些人不開心得清醒理性,到了一個分上,會得自動收油,「加大力度」表現得歡快,大家也可以透透氣;有些不知節制,搞得身邊人從輕度傷者要客串心靈醫生,誰不趨吉避凶求去?沈迷憂鬱氣質太深,果然天從人願,獨孤求慘終於變成獨孤精。
此外,又有專家質疑,人的情感很複雜,難以簡單地以快樂和不快樂二分。若真的只剩下快樂人與悲情人,世界也未免無趣,令人不樂。
快樂也很難量度,又不是考TSA,憑分數評級。吃火鍋湯底可以分大辣中辣小辣不辣,人分大快中快小快、不大快不快頂級不快,光聽着就值得快樂一笑。
你問一個人,你快樂嗎?若那人夠認真,會先反問你:你說的是今天呢,還是昨夜?是此刻還是平均計算?是宏觀計,抑或把時間切成碎塊,每塊含多少快與不快?
開心與快樂又不一樣。此刻遇上一件快事,開心興奮了一下,卻不一定有資格自評為快樂人,快樂應該有「可持續發展性」,遇上不快事,不爽不快之後,又回復快樂本色。再有一種人,私人事,很難引起不快,不放心上,看得很開;一見大眾不平事,比情緒病患者還要耿耿於懷,牢騷不絕。
請問有哪一把尺,能準確量度人之樂。我只知道,當你經常介意自己不快樂,很用力要自己快樂,那麼,你快樂有限。真正的快樂人,樂在其中,沒空關注研究自己的情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