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醫葛量洪不准進食?病人家屬憂心大控訴

留醫葛量洪不准進食?
病人家屬憂心大控訴

【本報訊】86歲姓易老翁,上月底在住所疑心臟病發跌倒受傷,被送到瑪麗醫院進行手術,留醫5天後轉往香港仔葛量洪醫院療養,惟期間一直不予進食,只靠注入營養奶維生;家屬指病人身體越來越虛弱,質疑是缺乏營養所致,不滿院方未有先安排言語治療師評估病人的吞嚥能力,倉促決定禁食。此外,病人上周四(10日)突因血液含二氧化碳量超標,一度命危,家屬表示已向葛量洪醫院作出投訴。

易伯的長女稱,父親除了有三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長期病患外,並無其他嚴重疾病,具自理能力。她稱,父親上月28日在家跌倒,頭部流血,止血後無大礙;惟翌日家人擔心其傷口有併發症,於是召救護車將他送到瑪麗醫院治理。醫生其後發現易伯因心臟問題致跌倒,建議他接受體內加裝心臟起博器手術,並於30日完成手術,惟之後出現發燒及肺炎徵狀,安排他吊生理鹽水體外注入抗生素。

易伯的幼子續稱,本月2日瑪麗安排父親送往葛量洪醫院療養,他曾向葛量洪的主診醫生特別提出,父親在瑪麗留院期間一直沒有進食,擔心營養不足,惟醫生回覆會安排言語治療師為父親評估,確定其吞嚥有否問題。但易先生指,最後醫生未待父親的評估報告,就決定父親不宜進食及落床,期間每天五次為父親注入營養奶,每次150ml一包。

易先生表示,家人每天到葛量洪探望父親,發覺父親的身體越來越虛弱,臉色蒼白,懷疑不夠營養所致。他不滿說:「病人冇營養點打仗?」至本月9日,家人要求約見營養師,對方才解釋因病人入院初期,要觀察病人情況,故注入的營養奶是有加水稀釋,但未有提供稀釋度;家人反映擔心易伯缺乏營養,營養師遂逐漸減少稀釋份量,至最後提供沒稀釋的營養奶。易先生不滿院方要家屬反映病人的身體狀態轉差,要求對話,才獲知院方提供的是稀釋奶及原因。

此外,易先生亦不滿父親留醫葛量洪期間一度「冇命」。他稱,本月10日下午約2時,院方通知家人,指父親的血液含二氧化碳量達17度,屬過高水平,父親已經昏迷,情況危急,須即時轉送瑪麗搶救,並留醫深切治療部。易先生憶述說:「當時好擔心爸爸個腦曾經缺氧,醫生指佢情況唔樂觀,呢幾天好關鍵,瑪麗幫爸爸用呼吸器同藥物治理,亦有注入營養奶」。易先生昨稱,慶幸父親情況有好轉迹象,現已離開深切治療部,轉到加護病房,而父親亦可睜開眼,暫時對家人的呼喚有反應,能哼出單音,但仍未能說話。

港島西醫院聯網發言人回應指,該病人於12月2日轉至葛量洪醫院療養,院方於翌日安排營養師及言語治療師為病人進行評估,認為病人仍有吸入性肺炎的風險,為病人安全起見,言語治療師並不建議病人由口進食,醫護人員安排以鼻胃喉進食半濃度的營養奶,及後營養師持續監察病人情況及不時作出評估。

及至12月7日,院方安排病人再接受言語治療師評估,認為病人仍未適合進食。醫護人員因應營養師的評估,改以鼻胃喉餵食正常濃度營養奶。期間醫護人員一直與病人家屬保持溝通,解釋有關評估結果及餵食安排。

發言人續指,病人於葛量洪醫院留院期間,醫生已因應病人的肺炎情況提供適切的抗生素治療,惟其肺炎情況未有改善,肺炎持續因而影響其肺部功能,醫生於12月10日為病人插喉協助呼吸,並轉至瑪麗醫院心臟科繼續治療。病人現已除去呼吸喉管,各項維生指數穩定。院方會繼續為病人提供適切治療,並與其家人保持溝通,提供所需協助。